不管大家承不承认,目前中国女篮排行李梦只能排第二,原因很简单
说一说眼下这支中国女篮,要论综合实力,把身体、技术、经验、场上作用这些都算上,现役球员里排个名,我觉得大概是这么个情况:李月汝排第一,李梦排第二,韩旭排第三,张子宇年纪小但已经冲到第四了,黄思静第五,杨力维第六,杨舒予第七,罗欣棫第八,王思雨第九,邓雨桐第十,不过这个排名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后看,张子宇的潜力最大,很可能冲到第一的位置;邓雨桐也有望更进一步排到第二;李月汝经验丰富,预计能保持在第三;杨舒予年轻有冲劲,未来排到第四的可能性不小。
单独拎出来说说李梦,这姑娘,身体素质没得挑,技术动作扎实,战术理解也特别到位,综合能力绝对是顶尖水平。尤其是在国际大赛那种硬仗里,她的作用,说实话,目前队里真没人能完全顶替。她是个多面手,场上除了中锋位置,其他位置都能打,而且打得都不错。能投篮,能突破杀进内线,攻防转换那一下特别快,节奏变化让人摸不着头脑。球队遇到困难,眼看要不行了的时候,往往是她站出来,靠个人能力或者关键球把局面扳回来,甚至反败为胜。正因为她这种全面性和关键时刻的大心脏,很多人都觉得,未来二十年,咱们中国女篮可能都很难再出一个像李梦这样的球员了,她的综合价值,确实非常独特。
不过关于李梦,有个事挺让人疑惑的。就是之前宫鲁鸣指导带队的时候,宁可放弃亚冠比赛的成绩,也坚决不让李梦上场,这个决定,当时让不少球迷和关注女篮的人感到费解,毕竟李梦的实力摆在那儿,她的缺阵对球队的影响是明摆着的,这背后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外人也只能猜测,没有确切的说法。这事确实算得上一个未解之谜了。
再看看咱们女篮的整体情况。李梦、韩旭、王思雨、黄思静、杨力维这些核心队员,都是球队的功臣,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必须承认,她们在球场上拼杀了这么多年,年龄和伤病是客观存在的,巅峰状态不可能永远保持。队伍现在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老交替。急需有新鲜血液、有实力的新人补充进来,接上班,这样才能保持住咱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但是,发现和培养好苗子,这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好的教练伯乐去挖掘,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培养(老师傅带徒弟)。看看现役的新人里面,说实话,还没有出现那种能力特别突出,一眼就能看出比老队员强出一大截的。能达到老队员的水平,能跟得上她们的节奏和强度,就已经算是表现不错、值得期待的新人了。所以,新老交替这个坎儿,咱们女篮得稳稳地迈过去。
说到球员位置和搭配,这里得澄清一下,李梦和杨舒予,她俩其实并不是那种你上我就得下的直接竞争对手,她们都是咱们锋线上非常重要的武器,特点不一样,但都能为球队做贡献。
李梦的优势在于技术更全面,经验更老道,处理球更成熟、更稳当。当然,就像前面说的,年龄和伤病积累是运动员都要面对的,长期保持顶尖状态肯定有难度。杨舒予呢,最大的本钱就是年轻,身体好,冲劲足,还在上升期,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她主要打大前锋和小前锋的位置,活动范围挺大。
你想啊,要是她俩能在锋线上形成合力,一个经验丰富能打多个位置,李梦还能客串得分后卫,一个年轻有活力冲击力强,那这组合很可能就是咱们中国女篮目前能拿出的最强锋线搭档了。她们的功能和作用有重叠但也有互补,在球队的体系里完全可以共存,各自发挥所长,共同为球队贡献力量。
总结一下,咱们女篮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要珍惜和用好李梦、韩旭、李月汝这些老将和正值当打之年的核心球员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即战力,特别是李梦这样在关键时刻能扛着队伍走的球员。另一方面,培养张子宇、杨舒予、邓雨桐这些年轻队员的任务非常紧迫,她们代表着球队的未来。如何顺利实现新老交替,让老将的经验和年轻人的活力形成合力,这是教练组和管理层面临的大课题。这条路肯定不容易走,但为了中国女篮能在世界舞台上继续保持竞争力,甚至更进一步,这是必须迈过去的坎儿。咱们球迷能做的,就是继续支持她们,为中国女篮加油鼓劲!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