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哥说事 发表于 2025-7-19 05:28:58

沉默3天后,印部长公开表态,一旦美方制裁普京,印度就换俄石油

6月,全球能源市场因一则消息陷入紧张: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高调喊话,表示只要俄罗斯50天内不结束与乌克兰的冲突,美方就将对俄产品实施100%关税,并对任何与俄罗斯进行石油贸易的国家追加“次级制裁”。这一政策威胁直指俄油两大重要买家——中国和印度。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印度大约35%的石油进口依赖俄罗斯。而在俄乌危机爆发前,这一数字仅为2%,短短两年之间,印度凭借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稳定了国内通胀,充分享受到了低价原油的红利。
然而,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印度政府选择沉默。三天后,印石油部长终于开口,在新德里一场公开活动上自信地表示:“一点都不担心,我们会应对任何情况。如果美方真要搅局,印度随时可以调整进口结构,南美、中东、加拿大都能补位,实在不行还可以提升国产量。”



看似轻松的表态,其实背后危机重重。要知道,更换这么大体量的供应链,不仅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双高,而且俄罗斯出货价格本身就带有显著折扣,市面上的其他油源未必甘心平价出售。
一旦割舍35%的俄油,印度恐怕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价格、质量、数量都令人满意的替代品,油价上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后果。


相较之下,中国反应则针锋相对。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时间明确回应,强调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受第三方干扰”,表达了坚定的独立自主立场。这也让外界看到,中俄能源纽带远比外人想象得牢固,没有太多妥协空间。



仔细分析特朗普的策略,不难发现所谓“次级制裁”其实更像是一场心理战——核心并不是让各国都乖乖听命,而是逼迫各国表态、拉入阵营,为自己的既定政策造势。
在这样的游戏中,印度一边向美国示好,一边又不打算妥协现实利益,中美俄三边力量将在这场石油博弈中反复斡旋。


对美国来说,如果真刀真枪动手,对全球油价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消费者本国,还会加剧全球市场的通胀压力。对于印度来说,石油不仅仅是能源,更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支撑。
所以说,表面强硬,不等于实际有备无患。至于俄罗斯,在此局中进退维谷,一边依靠油气稳财政,一边不得不观察大买家的真实动作。



我认为,这场风波早已超越能源安全本身,更像是大国博弈下的新一轮选边站队。特朗普将石油当成武器,把关税当作心理炸弹,企图在战争之外再引爆一个经济“火药桶”。
然而,世界早已不是可以随意摆布的棋盘。各方如何动手,下一步如何落子,影响的,绝非一时的能源涨跌,而可能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巨变。


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印度,美国的“二级制裁”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表面上是能源危机,背后却是战略自主权的较量。
关键时刻,谁能守住底线、看清全局、不被外力裹挟,才是真正的赢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战场上,每一个选择,都事关未来。希望各国都能以冷静和理性,做出符合自身与全球利益的决定。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默3天后,印部长公开表态,一旦美方制裁普京,印度就换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