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天塌了”!1.2万亿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建,相当于3个三峡
“莫老仙”的天这次又塌了,眼见我方布下顶级阳谋,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正式开建,规模相当于三个三峡大坝。“莫老仙”终于明白,威慑巴基斯坦的伎俩以后再也不好使了,今后还要看我方脸色行事。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项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超级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发源于我国的雅鲁藏布江,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后进入印度,最终注入孟加拉湾,其下游拐弯段天然落差高达2230米,水能密度冠绝全球,地理意义非同一般。
要知道,该工程总投资达1.2万亿元,装机容量6000万至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突破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而中国启动该工程的核心目标十分明确,首先就是实现能源转型。该水电站建成后,可满足3亿人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可以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根据测算,我方此次的超级工程施工难度在全球都算是首屈一指。首先,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频繁,施工区域极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但我方工程师早已想出“地表取水闸外加地下隧洞引水方案”,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虽然建造难度冠绝全球,但雅鲁藏布水电工程与三峡工程一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存在。再加上该工程规模庞大,规划时间漫长,因此,我方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被许多国家解读为“战略性”工程。毕竟,雅鲁藏布江的跨境属性不容忽略,它与周边国家的水资源问题紧密相连,比如印度,就没少在这一问题上急得跳脚。
实际上,从项目立项开始,印度政府就没少跳脚,认为我们在雅鲁藏布修水电站,是对印度安全赤裸裸的“威胁”,甚至还杞人忧天,认为我们会直接在上游“截流”,威胁到境内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流量与安全。
为了进一步渲染威胁论,印度还抹黑称,如果雨季开闸泄洪,旱季关闸断水,印度将陷入被动局面。
但现实情况是,印度的焦虑完全是“自我投射”。在此前的印巴冲突中,印度就曾多次开闸泄洪,导致巴基斯坦境内大量农田被淹,村庄被毁,数千万人面临饮水危机。同时,印度也曾截断恒河水,导致孟加拉国大旱。
也就是说,水资源早已成为印度拿捏周边国家命脉的“制胜法宝”,它将利用水资源“损人利己”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今我们在这一时间点修建水电站,难免让印度担心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数据表明,雅鲁藏布江出境水量仅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量的两成,其余则来自印度境内的降水,而且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调水量在这一基础上所占份额极小,几乎不会对印度产生实质性影响。
此外,印度担心中国“截流”,也纯属无稽之谈。毕竟世界上还真没有几个国家,会像印度一样睚眦必报,只要不顺心,就用水资源拿捏下游国家的生存命脉。
而且,我方的水电站工程对下游国家也是一大利好。其内部的智能调控系统,不仅不会卡下游的脖子,反而还能缓解下游的洪旱灾害。比起担心水资源“武器化”,印度背后暗含的是更深层次的焦虑,也就是中印边境领土争议。
要知道,中印边境东段的藏南地区长期存在争议,而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段正好流经这一地区。水电站的建设,意味着配套的交通、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将在藏南地区周边区域形成完整的控制网络,大大提高边境地区的通达性。不仅在平时,即便在战时也能够保证快速投送兵力与装备,让印度再也无法染指。
而且该水电工程除了带动地区发展外,还能够形成“藏电南送”网络,借电力连接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削弱印度主导的南亚能源体系,构建新的能源合作,加强我们与周边国家的紧密联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可以说,对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超半个世纪的构想及落实,是中国布下的顶级阳谋,而印度就算不满,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发生。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