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稻田 发表于 2025-7-22 07:46:17

王思聪带着懒懒去喂鹿,懒懒真的好漂亮,气质优雅,两人同框不错

人看动物,动物也在看人,镜头里藏着看不懂的事。
手机屏幕里全是动物的身影。猫和狗是绝对的主角,每天都有新的视频被上传。人们很喜欢观看这些内容,会给出大量的点赞。动物们不需要台词,只需要出镜就足够了。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有人仔细观察和讨论。
动物的面孔可以换来金钱。一个商业广告,或者一场网络直播,就能产生实际的收入。我同事的狗去拍零食广告,拿到的报酬,够他主人生活好几个月。动物本身不知道这些,钱最终都流进了人的口袋里。
有人开始把宠物带到野外,让它们和野生动物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这种事情在过去很少见到,现在却出现了。人们用手机拍下这些画面发到网上,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好是坏,只是觉得新奇。
前几天王思聪带猫去喂鹿。视频在网上到处传。一只宠物猫,一只野生鹿,画面很特别。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组合,事情一下就传开了。这只名叫懒懒的猫,一夜之间比很多人还有名气,有了自己的专属话题。
网上评论马上就分成了两边。有人觉得这事有意思,画面很好看。有人觉得这事不对,看着别扭。大家都在说自己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社交媒体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辩论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支持的人说,人和动物可以好好相处。宠物干净,身体健康,和野生动物见个面没问题。还有人找出了一些老照片,说以前的领导人物也在公园喂鸽子。他们认为这种事情自古就有,不必大惊小怪,关键是操作方式。
反对的人说,这就是作秀。名人做什么事都有人看,这是利用动物吸引注意。他们觉得这是在占用公共的自然资源,给社会大众做了不好的示范。这种批评的声音认为,野生环境不应该成为个人娱乐的背景板。

动物保护组织也出来说话了。他们说不能随便喂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会习惯人类的投喂,自己就不去寻找食物了。这样对它们是一种伤害,会让它们丧失在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是一个专业的提醒。
北京动物园门口的喜鹊就是一个例子。它们已经习惯了游客的投食,每天等在门口,自己不再主动去捉虫子。这种依赖性的形成,对物种长远的生存是不利的。专家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而是有现实案例作为支撑。
也有不同的声音。网络上有人觉得专家想太多了。偶尔喂一次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也不会耽误别人什么事。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不必遵守那么多条条框框。这种想法在普通人当中也不算少数。
这件事背后是正在快速发展的宠物经济。现在到处都是给宠物花钱的地方。城市商场里有宠物咖啡馆,宠物SPA店,还有宠物寄养酒店。养宠物的开销越来越大,已经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兴消费市场。
一些现象让人看不懂。有的宠物店给门口装上了人脸识别摄像头,据说是为了防止有顾客偷走别人的狗。奢侈品牌也开始卖宠物的项圈和衣服。那些商品的价格,甚至比人用的正品还要昂贵。
宠物花的钱比人还多
互联网上的人开始玩梗。有人把视频里的猫用软件换成了熊猫,配文说是动物界的家庭合照,引来很多人点赞。还有人翻出王思聪以前的事情开玩笑。评论区里有骂战,有围观,有跟着起哄的,非常热闹。
宠物行业本身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地区的动物园开始和大型宠物医院进行项目合作。网络上甚至可以预约到专业的宠物心理医生。这些服务在以前的时代是不存在的,是这几年才慢慢出现的全新事物。
我一个朋友的狗得了焦虑症。去年严重的时候差点就死掉了。现在每周都需要在网上请老师来给它远程上课。这件事要是放在10年前说出来,大概率没有人会相信。可见我们和动物的关系确实在变化。
最近城市的地铁站里面,贴出了新的宣传标语。标语的内容是提醒大家,不要随便投喂生活在户外的流浪动物。这是公共管理部门出于城市环境和卫生安全的考虑,所推行的一项新规定。
规定是规定,但很多人看到流浪猫狗还是会心软。他们忍不住想去摸一下,或者从包里拿出点吃的给它们。人的感情有时候很难用简单的规定来约束。这本身就是一个长久存在的矛盾。

2023年,中国宠物犬猫的数量接近1。2亿只。
这场争论估计还要持续一阵。热搜榜上这个话题一时半会也下不去。大家都有各自的道理,谁对谁错没有标准答案。那只叫懒懒的猫,以后还能不能再去森林,可能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思聪带着懒懒去喂鹿,懒懒真的好漂亮,气质优雅,两人同框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