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担心:印度如改名为“婆罗多”,巴基斯坦可能会改为“印度”
这个话题一提起,就觉得南亚这块地方的恩怨纠葛真是一言难尽。2023年9月那会儿,印度总统府发出一封G20峰会的晚宴邀请函,本来挺平常的事儿,结果函件里把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叫成“婆罗多总统”,而不是大家习惯的“印度总统”。这下子炸锅了,印媒一下子就猜起来,印度是不是要正式改名叫婆罗多了?婆罗多这个词在梵语里根深蒂固,源自古籍,代表着印度本土的文化和历史传承。很多人觉得这是在摆脱殖民遗留,英国人当年给起的“印度”名字听着总有点外来味儿。可印媒不光兴奋,还挺担心,要是真改了,巴基斯坦那边会不会跳出来,把“印度”这个名字抢过去用?因为“印度”本来就跟印度河有关,那河大部分流经巴基斯坦领土。先说说背景吧。印度宪法第一条就写着“印度,即婆罗多”,两个名字本来就是并用的,从独立那天起就这样。婆罗多在本土语言里用得多,印度则是国际通称。但2023年那次邀请函一出,媒体就联想到莫迪政府可能想推动正式调整。印度人民党的一些领导人早就有这想法,前人民院议长苏米特拉·马哈詹就说过,英国人引入“印度”这个词,本土该叫婆罗多。她觉得这是文化认同的问题,右翼团体也一直反对“印度”这个词,说它带着殖民枷锁。G20峰会是全球瞩目的大事儿,用婆罗多称呼总统,感觉像在试水,看看反应怎么样。新德里电视台和印度国防研究网站都报道了,社交媒体上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摆脱旧名,有人觉得没必要折腾。
巴基斯坦那边很快就有了回应。一个叫“南亚指数”的社交账号发帖,说如果印度在联合国层面不再用“印度”,巴基斯坦可能提出用这个名字的主张。因为“印度”源自印度河,那河是巴基斯坦的核心地理特征,民族主义者觉得他们更有权用。巴基斯坦媒体也跟进报道,提到金纳当年就反对英国印度独立后用“印度”这个名字,建议用“印度斯坦”或婆罗多。印媒一看这情况,顿时觉得事儿大了。要是印度真改成婆罗多,巴基斯坦改成印度,那岂不是乱套?国际上谁是印度,谁是婆罗多,得费劲解释。有人在网上调侃,说这会引发连锁反应,阿富汗可能改成巴基斯坦啥的。印媒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南亚历史恩怨多,名字这事儿牵扯到身份认同和领土争端,容易点燃火药桶。
政府当时没正式表态,莫迪团队说这是文化表达,不是改名计划。但反对党不买账,拉胡尔·甘地说这是转移视线,民众关心经济和民生,不是名字。印度国会特别会议在2023年9月18到22日开,议程里没提改名的事儿,焦点在其他政策上。峰会期间,领导人用婆罗多标签,但官方文件还是印度。事件闹腾一阵子就淡了,印度继续在国际场合并用两个名字。2023年10月,有报道说改名不会马上发生,需要宪法修正,得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欧亚新闻分析过,很多国家改名是为了甩掉殖民包袱,但印度情况复杂,品牌价值高,贸然改可能影响全球认知。
转眼到2024年,话题偶尔冒头,但没大动作。选举年,莫迪政府忙着拉票,名字事儿搁置了。社交媒体上,有人说婆罗多更接地气,代表本土骄傲;也有人觉得印度这个名字全球知名,改了损失大。巴基斯坦那边,民族主义者继续嚷嚷,但没正式提案。两国关系本来就紧张,克什米尔问题、水资源争端啥的,总有摩擦。印巴水资源条约是老问题,印度有时威胁暂停供水,但没真干。名字争端像个潜在炸弹,印媒总担心巴基斯坦借机搅局。
2025年3月11日,RSS领导人达塔特雷亚·霍萨巴莱又提这事儿,说国家叫婆罗多,就该这么用。他觉得印度这个词该整改,回归本土。印媒报道后,社交上又热议起来。有人支持,说这是文化自信;反对者说,优先解决民生吧。巴基斯坦媒体留意到,提醒说印度河在他们那儿,名字权有争议。到2025年5月,事儿突然升级,不是名字,而是军事冲突。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4月帕哈勒加姆袭击杀了26人,大多游客。印度5月7日发动“辛杜尔行动”,导弹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9个地点,说是恐怖基础设施。巴基斯坦否认,说击中平民,死了50多人,包括11名军人。
冲突迅速扩大,巴基斯坦称击落5架印度战机,印度否认。5月9日,巴基斯坦用无人机和导弹反击,针对印度军事基地。印度说巴基斯坦先违约,双方交换火力,克什米尔地区爆炸不断。平民伤亡多,印度说16名平民死于巴方炮击,巴基斯坦说31死57伤。美国介入,特朗普宣布停火。5月10日,双方同意停火,但指责对方违反。名字事儿在冲突中没直接提,但印媒分析,这类紧张让改名更敏感。要是印度改婆罗多,巴基斯坦可能用名字当筹码,声称印度河遗产。
停火后,外交战开始。印度派团去30多国,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巴基斯坦也出访土耳其、中国等,说印度是侵略者。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说行动是为正义,杀了上百恐怖分子。巴基斯坦说印度鲁莽,用了布拉莫斯导弹,差点误判核载荷。冲突中,印度暂停印巴水条约,6月21日,阿米特·沙阿说永不恢复,要把水引到拉贾斯坦。巴基斯坦抗议,说这会饿死他们。社交上,有人说巴基斯坦该改名叫“阿尔巴基斯坦”,讽刺气候干旱。
名字争端在冲突后更显棘手。印媒担心,婆罗多改名会让巴基斯坦抢“印度”品牌,国际混乱。历史看,印度源自希腊波斯,指印度河谷。独立时,金纳反对印度用这个名字,说该叫婆罗多或印度斯坦。巴基斯坦民族主义者觉得他们是印度河继承者。印媒报道,2023年南亚指数帖说,巴基斯坦可能在联合国主张用“印度”。尽管没发生,但潜在风险大。
现在2025年7月,印度还在用两个名字。外交部长贾伊尚卡尔说,婆罗多在宪法里,反映多样性。巴基斯坦没正式改名,但社交上总有讨论。印媒觉得,改名得慎重,南亚地缘复杂,名字不只是符号,还牵扯认同和权力。民众视角,很多人觉得婆罗多亲切,但印度实用。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