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海浪W 发表于 2025-7-23 13:08:48

为什么东南亚国家从领先于中国到现在落后于中国?看完我茅塞顿开

东南亚曾经让无数人侧目,他们的港口、贸易、殖民历史,时间往回拨个百年,那是一片灯火通明的海上十字路口。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有好一阵子风头压过东亚邻居。沿着南中国海一脚踏进河口,谁能不佩服那些风帆林立,商贾云集的景象?但现在,怎么忽然间,就被中国一个“起跑快步”反超了?

要说变化,没个十年八年就像换了地球。那些70、80、90后,小时候勉强点着灯泡照明,再捧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看动画,那时候东南亚很多城市街面已经五光十色了!其实现在回头,东南亚凭什么最早风生水起?位置,资源,和早早跟上地球村那批西方帆船有很大关系。几百年里,马六甲、槟城、新加坡,这三角地带啥洋货都能运进来。欧洲、西非、穆斯林世界和东亚的货都得过这一道卡子,不少外国公司、军队、修道院,通通漂来落脚。大宗贸易、香料、锡矿、橡胶……比中国大清末年高级多了,上海彼时还是泥巴地。
可东南亚不止贸易兴旺,他们的多民族、多宗教社会结构也很有特点。当年有讲马来语的,有说闽南话、泰语、英语、法语的,中国南方人过去做生意的最多。东南亚不少地头蛇是华人后代,经营金融、小工厂,连地方官都有中国面孔。你要是20世纪初去吉隆坡,碰见身家千万的福建老爷,那都很正常啊!中国那会儿兵荒马乱,民生日子紧巴,谁会想到自己将来会超越这些东南亚富人?

但风水轮流转,国家的起落经常就这么意外。在20世纪六十年代,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独立了,不少老外撤出去,把西式体制和经济模式留了下来。 不同国家的选择不一样,有的搞君主立宪,有的推人民民主,也有军人掌控。经济增长倒是都想追,制造业拼过日本和韩国。可到了八九十年代,问题一茬接一茬:城市化太快,资源配置不均,高层腐败,这些地方政府不是没想管,可捉襟见肘。有的国家一雨季就洪水泛滥,电力、交通难以提速,农产品价格飘忽不定。家底看着厚,细抠之下漏洞一大把。
随便举一例,马来西亚工业化推得很早,石油、橡胶、棕榈油赚钱。但后来外资撤了不少,科技和管理跟不上,制造业慢慢失去竞争力。类似故事还有越南、印尼,想靠外资、低价劳动力打拼,成果有,但替代品太多,容易被后来者追上。头几年还有全球供应链的风口,如今被新兴制造国,尤其中国大陆被抢了大蛋糕。2001年中国加入WTO,全世界的原材料、电器件都开始绕着中国走,这下中国一马当先,“世界工厂”名头坐实。不止制造业,电子商务、网络支付这些技术,几乎是一夜之间席卷开来。看看阿里、腾讯打进东南亚市场,新加坡人也开始用中国软件……这节奏一点儿没客气!

要说中国为什么追上并超车,事情比想象复杂。有观点认为,政府选择的“举国体制”,加上持续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投入,拼命招揽外资,是决定性因素。东南亚不少地方独立早,骨子里还是殖民地烙印,国内各族群、宗教、利益分裂,决策时候慢半拍。比如说,印尼、马来西亚偏向巩固本地土著地位,结果经济政策左摇右摆,有钱人跑着走,外资一看分红难,肯定不敢投。中国却相对统一,每有大事,铁腕推进,深圳、上海、广州一个赛一个,后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全国下棋——在效率这件事上,东南亚没法比。
可也有人说,东南亚一开始人口红利明显,劳动力便宜,甚至某些阶段比中国工资都低。可人口结构却是双刃剑,城市工作机会有限,大量青壮劳动力只能去打针工、跑船,甚至扎堆外出打黑工。不能忽视,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教育资源偏低,基础设施落后,电力网络连片短缺,谈什么升级产业?东南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5G发展就更慢,中国走得太快,腰斩了别人弯道超车的机会。然后,数千万东南亚的小农经济还难根治,市场需求也有限,产业链断层严重。不信?到2023年,东盟整体GDP还停留在6万亿美元级别,中国已超18万亿美元!

不过中国也不是一直领先,尤其在“人均收入、社会治理、环境治理”这些维度上,还挺拉胯,有时候甚至不如新加坡这种小体量国家。东南亚的小国灵活性强,比如新加坡均衡各族群利益,环境管控自有一套,教育水平也是亚洲数一数二。更奇怪的,越南这些年对标中国制造,便宜得不像话,还能抢走部分底层工人岗位。可不能一竿子打死,东南亚每国有自己的麻烦:政治换届频繁,路修一半停顿,三五年一个新政。钱散得快,发展进度全靠投资者信心。外部环境也有变化,中美博弈加剧,外资分流,不少东南亚国家开始思考,是不是该学中国玩“自给自足”、“科技创新”那一套?
有个矛盾也挺难解释。东南亚表面风平浪静,实际暗流涌动,比如泰国2014年之后多次政变,马来西亚领导人腐败案频出,还有菲律宾的反毒战争人人自危,这些都会消耗经济活力。老百姓看似活得舒服,心理其实有点焦虑。有人以为东南亚游客多,衣食无忧,其实贫富差距逐年扩大,无产者多,精英固化。过去十年,马来西亚和印尼好些富人把钱挪去新加坡、香港,原因说穿了,就是不太信本地政策。东南亚的高净值人群2022年增长5.5%,明显追不上中国高净值人群14.1%的涨速!(数据来源:Capgemini 2023年全球财富报告)

科技方面,确实有点沾东风的嫌疑。国内手机、电商、网络支付全靠阿里、华为、字节跳动投入。2018年起,新加坡Grab、印尼Gojek这些本地巨头陆续抄中国模式,但技术核心依赖外部,创新不突出,生态链短,难以跟上一波人工智能大潮。青年一代渴望赶超中国速度,却投身游戏直播、短视频自媒体更多,实业不够热。一些人感慨,说现在中国的低线城市生活水平已经接近他们首都,出行、医疗、教育优势明显。
其实,东南亚的历史自信一直还在。一些柔佛、苏门答腊的老人会跟人吹牛,说“我们的版图历史上比欧洲伟大多了,沧海桑田。”理由充分,古代香料贸易、本地王国鼎盛的旧梦,谁说没资格自夸?只是此刻中国的工业势能堆得太高,风口轮到谁,已经不是靠资源或者地利优势能决断的。也不是老办法能解锁,大象起舞,可蚂蚁也疯狂,有时候历史真就这么难预测。

难得的是,十来年翻天覆地,目睹一代人双手捧起新手机,在老旧出租屋里做跨境直播,脑袋热起来就能打造万单生意,这股变化让旁观者都觉得不可思议。不信的去东南亚小城转转,相比三十年前几乎无可比拟了。但中国速度和尺度,比谁都快,连自己人都不适应了。
至于哪一个路子能跑得更久,谁会在下一个风口又逆袭一次,说不准。经济没有完美剧本,谁也没契约在手,谁干谁知道。现实就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了全球重要制造大国,东南亚虽不弱,但一时半会也挑不起核心大梁。实际情况,比数据有时还更复杂,但好像谁也说不明白。

也许,没那么多原因值得推敲,有时候历史的齿轮就是转过来了。每个人琢磨的道理都对一部分,说到底,重复的游戏没人有必胜法则,谁都想踩到下一个风口,走到队伍最前头。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这些盘点也别太较真,明天说不定新局面又来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东南亚国家从领先于中国到现在落后于中国?看完我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