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喜报指责高分考生,不报清北就罪大恶极?时代变了观念也得变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发喜报指责自己最优秀、考出几乎最高分的学生,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吧?但是透过这件事,我觉得很多人都要思考了:你到底是要名声呢,还是要实际呢?
高考结束之后,最近这几天,各大学的录取情况陆陆续续都公布了啊。很多学校呢,愿意发这个喜报,那咱都从学生时代经历过,都见过。比如说某些学校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了,那一定会发出喜报啊:恭贺我校某某同学考出省状元、考出市状元,考入清华北大。这个操作倒很正常。
然而江西一所中学,这个喜报写的简直是让人不可解。他的这个喜报是怎么写的呢?他说今年高考,这个学校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有几个学生在他们考出高分后,没有报清北;这个学校还是有三个同学 ——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 考上了清北这样的高校。你看着这个喜报,好像是他在称赞自己的仨学生,但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了:他不这就指责自己另外几个高分考生不报清北吗?喜报还有这么写的吗?对,他就这么写了。当然,这个喜报一贴出来,举世哗然,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干预下,这个喜报也马上被撤走了。
其实这件事此前也有。大家记不记得,就在前些日子,也是某个中学有一个班主任,他在这个群里面啊,指责几个高分考生。他说:“你这几个高分考生,按你们的成绩报清华北大,绝对能考上。但是呢,你们可能考虑到去清华北大考不了好的专业,你们竟然放弃了,选了别的学校。你们这样做啊,表面上是你们自己得利了,实际上啊,你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咱们清楚,各个中学竞争那是掐尖啊,各个中学一定是要向别人宣扬 “我每一年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那真是多一个人,我就可能比别的中学领先一个名次。结果呢,你这个班级有两三个学生明明能考,你不报,所以气的这个班主任啊,把这个群都给解散了。
能考上清华北大却不报名,这恐怕就是这一两年高考出来的新常态吗?前两天大家记不记得,还有个考了 600 多分的女考生,她的成绩在当地啊,上本科完全没问题,结果呢,人家不去,人家选了个职业院校,为什么?感觉这个职业院校发展更好。
此前我们都知道,高考独木桥:那能上清北绝对不上一般高校,能上本科绝对不念专科。甚至很多人早就说了,学校的名气比专业大的多的多。但是这恐怕真是老黄历了。为什么?这两年的就业市场变化很大呀,有很多名校的文科毕业生,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呀。所以家长也好,学生也罢,人家更理性了。大家要考虑的是:我读大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终极目的嘛,是提升自我,塑造更好的自我,但是我们也是要吃饭的,4 年大学毕业,你这个孩子得能找到工作啊。
所以慢慢的,大家意识到了:可能专业比学校是不是更重要啊?有的时候,学校名气大,未必能给你带来真金白银啊。所以我跟大家讲,恐怕未来,这种不念本科念专科、不去清华北大而选择更热门专业的学生会更多的,而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也会发生变化的。所以啊,咱们的学校和老师,也就别苛责这些明明有能力上清北却不去的学生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