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把印度骂惨了,莫迪一声不吭
2025年7月3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番言论,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印度总理莫迪的脊梁上——“我不在乎印度怎么对待俄罗斯。他们两个可以联手,搞垮各自的死亡经济,我才不在乎呢。我们和印度几乎没有什么生意来往,他们的关税太高了,是世界上最高的。”
这番言论不仅直指印度经济的“死亡”状态,更是对莫迪政府长期标榜的“印度崛起”叙事的彻底否定,然而,面对如此赤裸裸的羞辱,莫迪政府却罕见地保持了沉默。这背后,究竟是无奈妥协,还是战略隐忍?
特朗普的“死亡经济”论,精准戳中了印度经济的软肋,尽管莫迪政府近年来高调宣传“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但现实却极为骨感:失业率高企、制造业增长乏力、农业危机频发,再加上美国突然加征25%的关税,印度支柱产业IT服务、纺织和珠宝出口遭受重创。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言论并非无的放矢,印度长期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军火,而美国此次关税制裁,正是针对印度与俄罗斯的“肮脏交易”。
印度网友的愤怒在社交媒体上爆发:“特朗普贬低印度经济是‘死亡经济’,这种侮辱从未发生过,即使在70年前也没有。” 这种情绪的背后,是印度民族自尊心被狠狠践踏的屈辱感,然而,莫迪政府却未作出任何官方回应,甚至连象征性的外交抗议都没有。
莫迪为何沉默?莫迪的沉默,或许反映了印度当前外交困境的无奈。尽管印度试图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但美国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288亿美元),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直接威胁到印度的出口经济,而印度手中几乎没有反制筹码,既无法像中国那样对美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也无法迅速摆脱对美市场的依赖。
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BJP)依赖农民和民族主义选民支持,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直指印度农业(占GDP的15%),若贸然妥协开放市场,可能引发大规模农民抗议,危及2026年大选,因此,莫迪只能选择沉默,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
特朗普此前声称“是我让莫迪停止与巴基斯坦的战争”,并爆料印度在空战中损失5架战机(印度官方仅承认1架),这一言论让莫迪政府陷入被动,若强硬回击特朗普,可能引发国内反对党更猛烈的攻击,进一步削弱其政治威信。
莫迪政府长期奉行“战略自主”,试图在中美俄之间平衡,然而,特朗普的羞辱性言论表明,美国已对印度的“摇摆”失去耐心。对于印度来说,确实是左右为难,若向美国低头,开放农业市场、减少对俄能源依赖,将直接冲击国内经济和政治稳定。若转向中俄,短期内难以填补美国市场空缺,却可能面临西方严厉的制裁。
目前,印度似乎正尝试“拖延战术”,计划在8月中旬与美国重启谈判,但特朗普的“极限施压”风格意味着,印度可能被迫做出痛苦让步。
特朗普的“死亡经济”论,不仅是对印度的经济否定,更是对其大国野心的嘲讽,莫迪的沉默,或许是权衡利弊后的权宜之计,但长期来看,印度必须做出战略抉择,是继续在美俄夹缝中挣扎,还是彻底调整外交政策,寻找新的经济伙伴?
无论如何,这场风波已让印度民众看清一个残酷现实,在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下,所谓的“战略伙伴”关系,往往不过是利益交换的遮羞布。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