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的魅力,在于其即时性与不可预知性,当下的对决总是扣人心弦,因为那些精彩绝伦、至关重要的瞬间,无一不是现场直播中的惊喜。
你或许会偶尔翻阅旧比赛的录像,但请注意,我这里说的可不是那些精心剪辑的集锦,它们往往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当然,我不否认有人真的会执着于下载当年的比赛录像,成为乔丹的忠实拥趸,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只是通过集锦来标榜自己是“乔密”,实际上从未完整观看过一场乔丹的比赛。
而那些真正的乔丹粉丝,由于年龄已迈过四十大关,如今在互联网上已鲜少发声。
提及1998年总决赛的高收视率,苏群老师曾在公众号中提到,那时的比赛让他感到昏昏欲睡,双方战术单调,却遭到了不少球迷的质疑,甚至被冠以“乔黑”的称号。苏群坚持认为,现代篮球的球员整体水平和球队战术素养远超那个时代,当然,他也承认超级球星在任何年代都是璀璨的明星。然而,那些攻击他的人,却鲜少有人真正去回顾那个时代的比赛,验证苏群所言是否属实。
很多人认为,2000年至2016年间的NBA比赛最为精彩。作为90后的我,观看比赛最多的时期恰好也在03年至18年之间,因此我也认同这一观点。那个时代的球场元素最为丰富,球员风格各异,那确实承载了我的青春记忆。而如今的球场战术愈发科学化、合理化,虽在某些方面可能更为强大,但球员与比赛的风格却逐渐趋同。
我不会将比赛观赏性的下降归咎于库里开启的三分时代或魔球理论,因为每个时代的发展都有其内在逻辑。我曾回答过一个关于NBA为何不再如昔日那般火爆的问题。当时我认为,原因之一在于门面级球星的断层。詹姆斯、杜兰特、库里虽实力超群,但已步入职业生涯的末期。回想当年,我们见证了奥尼尔、科比、邓肯、詹姆斯等历史前十巨星的巅峰岁月,还有诺维斯基、加内特、纳什、艾弗森、卡特、韦德、保罗等风格鲜明的球星。
当然,NBA最火爆的时期莫过于大姚效力火箭的那段日子。
那时的联盟球风充满对抗,球星风格各异。艾弗森的灵动、麦迪的干拔、卡特的扣篮,以及吉诺比利的蛇形突破、帕克的法国小跑车速度、大本的防守悍将本色、穆大叔的摇手指庆祝动作,都让人难以忘怀。还有许多角色球员都拥有鲜明的个性。而如今,联盟球风趋于平淡,球星风格也愈发相似。
观看途径的受限也是NBA人气下滑的原因之一。虽然仍有免费网页可供观看,但寻找起来颇为费劲。欧文等球星的球风虽美,却未能全力以赴;胖虎等潜力新星值得一看,却饱受伤病困扰。约基奇虽已三夺MVP,大家也都承认他的强大与全面,但他却不太能吸引粉丝。包括字母哥、塔图姆乃至东契奇等球星,在美国或许人气尚可,但在国内却并非如此。
再观球队方面,昔日的马刺队拥有独特的粉丝气质,黄绿大战更是让人热血沸腾,热火三巨头也承载了不少人的青春记忆。而如今的联盟中,虽然也有莫兰特等能够激发球迷观赛热情的球员,但终究为数不多。此外,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日益丰富多样,也是导致NBA人气下滑的原因之一。而早期的NBA球迷如今已步入中年,忙于生活与事业,已无暇顾及比赛。
看看如今的收视率,我不禁感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下的篮球已不再是我的青春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喜欢的球星和球场风格,我们只需珍惜并热爱自己所喜爱的就好。有时候,真的应了那句话: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