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终场的哨声在深圳响起,计分板上刺眼的74-83,定格了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的9分差距。姑娘们走下赛场,脸上没有泪水,但那份沉默比哭泣更让人心疼。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失利,它意味着我们丢掉了直通2026年世界杯的门票,意味着过去所有的辉煌和期待,在这一刻被重新拉回了起跑线。亚洲杯第三名的铜牌,挂在脖子上沉甸甸的,那不是荣誉,而是一个提醒:那个我们总也迈不过去的坎,还在那里。接下来,是残酷的世界杯预选赛,宫鲁鸣指导没有时间去试错了,他需要的是能立刻上场拼杀的战士。
败给日本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每一次都像是在重复同一个噩梦。我们有身高,有对抗,为什么总是在最后被对方的小快灵打法拖垮?问题出在哪?答案可能就藏在宫鲁鸣指导接下来要选的这套阵容里。这不再是着眼未来的练兵,而是必须拿下胜利的决战。
内线的擎天柱还得是她们仨
我们最大的优势,始终在三秒区。只要韩旭和李月汝这对“双塔”还在,中国女篮的内线就在亚洲拥有绝对的统治力。
25岁的韩旭,身高2米06,已经不是那个只会在篮下站桩的中锋了。她那手稳定的中投,甚至延伸到三分线外的射程,让她可以像一个四号位一样拉开空间。这就给我们的战术带来了变化,对方的高大中锋跟出来,篮下就是一片开阔地;不跟出来,韩旭就能用投篮惩罚你。伤病恢复之后,她需要尽快找回那种在场上“降维打击”的感觉。
而同样25岁的李月汝,则是另一把武器。在海外联赛的锤炼让她更加强壮,篮下的终结能力几乎是碾压级别的。更可怕的是,这个“大宝贝”也开始投三分了。当一个两百多斤的巨人在三分线外开火,对任何防守体系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除了双塔,宫鲁鸣还藏着一张王牌——18岁的张子宇。2米28的身高,这在世界女子篮坛都是一个异类。她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要往篮下一站,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把她放进名单,不是为了让她立刻挑大梁,而是在某些特定时刻,派上去专门克制对手的内线冲击,或者在进攻端打一个出其不意。她是我们的未来,也是现在就能用的“秘密武器”。
锋线的老大归位和小将上位
如果说内线是我们的盾,那锋线就是我们的剑。而这把剑最锋利的刃,无疑是李梦。
缺席了亚洲杯的李梦,终于要回来了。很多人担心30岁的她状态下滑,但看看她在全运会资格赛上的表现:5场比赛,场均15分5助攻。数据不会撒谎,“勒布朗梦”的油箱里还有满满的油。她的持球强攻,那种不讲理的“硬解”能力,正是我们在关键时刻最稀缺的。当战术打不开局面时,把球给李梦,这是过去几年中国女篮最让人放心的选择。她的回归,不仅仅是补强了一个得分点,更是给全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有人回归,就有人要上位。23岁的罗欣棫,在亚洲杯上几乎坐稳了首发,宫鲁鸣指导对她的信任肉眼可见。她的防守很拼,三分球虽然不够稳定,但敢于出手。她需要成长,而大赛就是最好的催化剂。另一位翟若云,则是一个惊喜。亚洲杯上53%的三分命中率,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她只要在场上,对手就不敢轻易收缩防线去夹击我们的内线。她就像一把狙击枪,随时准备给对手致命一击。
一个强力突击手,一个防守悍将,一个外线炮台,这样的锋线组合,有经验,有活力,更有功能性。
后卫线得有人站出来搅局
说了半天,终于到了我们最头疼的地方——后卫线。一次次输给日本,问题基本都出在这里。我们的后卫在对方全场紧逼下,连把球顺利运过半场都显得磕磕绊绊。
29岁的王思雨,绝对是后场的定海神针。亚洲杯上她作为替补,投篮命中率高达65%,场均送出5。2次助攻,效率惊人。她的突破犀利,抢断凶狠,是那种能瞬间改变比赛节奏的球员。问题是,这么高效的球员,为什么在亚洲杯只是替补?我们需要她的冲击力从比赛一开始就给对手施压。
李缘,25岁,是雷打不动的首发控卫。但我们在亚洲杯上看到的是,场均1。6分2。8次助攻。我不是说她不努力,但在这种决定生死的比赛里,一个核心后卫只交出这样的数据,真的够吗?她的组织和进攻能力,在面对日本队那种级别的压迫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我们需要一个“搅局者”。23岁的杨舒予,或许就是答案。身高1米82的她,在后卫里是绝对的高个子。在WCBA总决赛带领广东夺冠并拿下FMVP,证明了她有一颗大心脏。她的身高和运动能力,让她在防守端可以直接对位日本的小个后卫,在进攻端也能形成错位。宫鲁maguide需要给她更多信任,让她去冲击,去犯错,只有这样,我们的后卫线才能真正“硬”起来。
女篮的未来之路,已经没有退路。这套以9人为核心的班底,纸面实力绝对是亚洲顶尖。但篮球不是简单的球员名单堆砌,战术和用人才是关键。
我预测,中国女篮最终能从预选赛杀出重围,但过程绝对不会轻松。真正的胜负手,不在于我们的双塔能拿多少分,而在于宫鲁鸣指导是否敢于在后卫线上做出改变,给杨舒予这样的新人足够的战术地位,去冲击日本队固若金汤的后场防线。破局,往往需要的就是那一点点不循规蹈矩的勇气。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