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惊爆全网人:全红婵退赛!18岁奥运冠军的体育精神进入伤病困境。

茶余饭后 · 昨天 00:36
2025年5月,武汉全国跳水冠军赛赛前48小时,18岁的全红婵在退赛声明上签下名字,并画了一个小小的哭脸。这个细节,成为她近年来因伤暂别赛场的缩影。从2025年5月退出全国冠军赛,到7月缺席新加坡世锦赛,这位两夺奥运金牌的跳水天才,正遭遇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挑战——伤病与成长的双重考验。
1.jpeg



全红婵的退赛,核心原因是长期积累的伤病集中爆发。早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夺冠时,14岁的她就带着手腕、腰部和脚踝的劳损站上跳台。随着年龄增长,伤病问题愈发严重:2024年巴黎奥运会后,她的脚踝韧带撕裂、手腕软骨磨损、腰部劳损等多处伤病同时爆发,甚至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治疗。2025年全国冠军赛前夕,她的右脚踝距腓前韧带再次复发,关节积液达常人四倍,连穿运动鞋都困难;右手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积液量达4.8毫米,训练时需缠半小时绷带才能固定。当她提出打封闭针坚持参赛时,总教练果断拒绝:“我们不能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赌博”。
2.jpeg



比伤病更棘手的,是她正经历的运动员“发育关” 。从14岁到18岁,全红婵长高17厘米,体重增加近10公斤。对10米台跳水运动员而言,身体每增加一公斤,空中转体半径就会变大,入水控制难度成倍增加。为了适应身体变化,她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甚至戒掉最爱的零食,加大有氧训练控制体重,但仍面临动作变形的挑战。体育医学数据显示,16到18岁的跳水运动员伤病率高达67%,全红婵正处在这个“最艰难的年龄段”,身体发育与技术动作的磨合,成为她必须跨越的难关。
3.jpeg



遗憾的是,外界对她的退赛存在不少误解。有人质疑她“不自律”“缺乏职业精神”,甚至造谣她因“家中变故”或“压力逃避”退赛。但事实是,她的老家建房资金来自哥哥直播收入,宅基地是村里奖励,所谓“捐款400万”也纯属谣言。这些无端猜测背后,是公众对运动员职业特点的认知偏差——人们习惯看到赛场夺冠的辉煌,却忽略了背后日复一日的伤病煎熬。
4.jpeg



值得欣慰的是,全红婵的退赛得到了专业团队与同行的支持。队友陈芋汐第一时间表达理解,认为“优先康复是最明智的选择”;跳水名宿郭晶晶不仅动用香港医疗资源帮她疗伤,还为她挡掉不合适的商业代言,安排心理辅导;中国跳水队也调整策略,让她回到广东省队接受系统康复治疗,而非盲目追求短期成绩。这种从“金牌至上”到“健康优先”的转变,正是中国体育理念的进步。
5.jpeg



如今,全红婵仍在康复训练中。虽然暂别赛场,但她的故事远未结束。18岁的她,曾用完美的跳水动作征服世界,如今正以同样的勇气对抗伤病与成长。正如她自己所说:“不想被称作天才,只想拼尽全力。” 我们期待的,不仅是她重返赛场的辉煌,更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全红婵——因为真正的体育精神,从来不是永不退赛,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为更长远的未来积蓄力量。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茶余饭后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