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女篮集训最新动态:两人伤退,没有张子宇,万次投篮上升难度

admin · 昨天 01:53
最近大家都在聊中国女篮在昆明海埂的集训,各种消息满天飞。这支队伍到底怎么样了?今天就把情况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队伍里确实有人走了。但情况和网上乱传的不一样。
因为伤病原因,浙江女篮的王佳琦和山东女篮的周静,暂时离开了国家队。
这两个伤病都是之前在联赛里留下的老伤,跟这次国家队集训的高强度训练没有关系。队伍只是不希望她们的伤势加重,让她们先回去养好。现在集训队里还剩下16个队员。至于会不会再补人进来,目前还没准信。但主教练宫鲁鸣之前就说了,这次集训主要是看新人、练年轻队员的,所以就算不补人,对整个训练计划影响也不大。
1.jpeg

之前网上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说张子宇因为严重高原反应退出了,冉珂嘉因为受伤也走了,这些都是假消息。真正因伤退出的是王佳琦和周静,跟她俩没关系。
张子宇刚到昆明海埂的时候,确实有点不适应。这里海拔将近1900米,普通人上去都可能有点反应,更别说她这样高大的运动员了。她刚开始出现了头晕、恶心的高原反应症状。但是队里反应很快,马上安排她进高压氧舱里休息调整,这是一种很科学的恢复方法,能帮助身体更快适应高原环境。经过几天的调整,她现在已经完全没问题了,能跟着队伍正常训练。教练组对她非常小心,训练都是循序渐进,绝不会为了出成绩就硬上量,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她,别受伤,慢慢来。
2.jpeg

另一个被传言“击中”的冉珂嘉,不仅没受伤,反而在训练里表现得特别抢眼。这次集训有一个很出名的“万次投篮”计划,她完成得非常好。
在全队的投篮进度里,冉珂嘉排在前几名,是少数几个已经完成超过3000次投篮的队员之一。
要知道,这个计划要求非常高,而她才18岁。去年她在U19女篮世界杯上就是球队一路杀进决赛拿到亚军的大功臣,关键时刻敢打敢拼。这次在成年国家队集训,她展现出的投篮稳定性和得分能力,正是现在这支中国女篮比较缺少的。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她会是中国女篮后卫线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火力点。
3.jpeg

这次集训的队伍,从根上说,就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大换血。
这批集训队员,全部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队伍里还有5个是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的新人。教练组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储备人才。整个计划的时间线都拉得很长,打算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26年世界杯之前,把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核心阵容给基本确定下来。
主教练宫鲁鸣也坦白说,现在他带队时间还很短,队员之间需要时间磨合,技战术也需要一点点灌输。队伍的短板很明显。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卫线的组织能力和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不足。
简单说,就是场上缺少一个能把全队串联起来、在关键时刻能稳住局面的“大脑”。这次集训专门搞了个“后卫训练营”,把年轻的后卫们单独拎出来加练,就是想尽快把这个短板补上。
4.jpeg

训练方法上,那个听起来很吓人的“万次投篮”计划,也升级了。不再是以前那种站在原地傻投篮。宫鲁鸣教练的要求是“实战需要什么就练什么”。
现在训练内容里加入了大量的移动中距离投篮。队员们需要跑战术、接球、急停、出手,完全模拟比赛中的场景。要求不是投多少个,而是每天必须投进至少400个。这种训练方式,就是要把投篮这个技术,和比赛的战术跑动紧紧地绑在一起,让投篮变成一种肌肉记忆和战术本能。
5.jpeg

接下来的安排也已经全部定好了,没有秘密。
9月15日结束高原集训。
之后全队会直接从昆明飞到西安。
9月16日到19日,和来访的西班牙尤文图特女篮打两场热身赛。
这场比赛就是检验这次高原集训成果的“小测验”,看看新人们在高强度对抗下能发挥出多少东西。打完这两场,队伍还计划继续约战强队,可能会和法甲、土超的顶级俱乐部女篮交手。宫鲁鸣教练的态度很明确:不怕输球,就是要找强队打。只有跟高手过招,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6.jpeg

之前的女篮亚洲杯,中国女篮只拿到了第三名,这个成绩很多人不满意。但我们必须看到,那支队伍同样非常年轻,缺少了多名绝对主力。眼下这支更年轻的队伍,正在昆明的高原上默默地流汗、积累。
7.jpeg

篮球不是一个能速成的项目,一支冠军队伍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也需要经历失败的考验。这一次大规模的换血和着眼于长远的培养计划,说明篮协和教练组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作为球迷,不妨也多给她们一些时间和耐心。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一步步成长起来,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admin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