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快报》8月31日文章,原题:公共交通已变成一座非自愿的露天剧场 或许是疫情期间的隔离状态使人们长时间独处,更喜欢与精心挑选的歌单和影单为伴。但当世界重新开放后,人们被迫卷入环境噪音中,一通电话、一个烹饪视频接踵而至。这种现象在公共交通中最为凸显,公交车和地铁变成了网络脱口秀和社交平台语音的临时剧场,每节车厢都回荡着私密内容的公共合奏。对非自愿的听众而言,这无异于被音频碎片“处死”。
如今,伦敦公交机构发起文明出行倡议,为提升所有通勤者的舒适度,建议公共交通乘客戴上耳机。在日本新干线上,乘客手机需要静音,就连饭盒似乎都懂得在车内用餐时“不发出响声”。
而在印度半岛,自然不存在这种可能。这里大多数地区的公共交通宛如家族聚会。平心而论,这种混乱自有其魅力,甚至人们对侵扰行为也格外宽容。但若能增添些许文明举止岂不更好?毕竟,谁愿意被迫收听陌生人的晨间励志视频,或在杜比环绕声中旁听别人的分手大戏呢?(林悦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