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美关系,这几年大家伙儿都看在眼里,越来越剑拔弩张。约翰·米尔斯海默这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早早就跳出来说,中国崛起肯定会跟美国掰腕子,因为美国人压根儿就不想让中国坐上跟自己一样的位子。
米尔斯海默的现实主义视角戳中中美痛点
米尔斯海默这人,1947年生在纽约,从小就对国际事儿感兴趣。读西点军校时学军事战略,1970年毕业后进空军干了五年,亲身经历了冷战那会儿的美苏拉锯战。
退役后转学术路子,1980年在康奈尔大学拿博士,论文就琢磨权力竞争。1982年去芝加哥大学教书,一教就是一辈子,成了那儿的终身教授。
他这理论核心是进攻现实主义,说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丛林法则,大国为了生存就得抢占更多权力,争取区域霸权。2014年他在澳大利亚演讲时就直言,美国会不遗余力堵中国,就像当年堵日本、德国和苏联一样。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权力逻辑使然。
中国经济从1990年代起步,到2001年入世贸后飞速增长,军力也跟着水涨船高,美国从奥巴马时代开始“重返亚太”,就是为了围堵。
米尔斯海默说,这竞争从经济到军事,全方位展开,贸易战、科技封锁,都是明证。他还点出,2017年左右,世界从单极变多极,中国成了美国平级对手,关系就彻底变味儿了。从前合作多,现在对抗为主。
三大死结缠绕中美,擦枪走火风险高悬
米尔斯海默分析中美冲突时,特别强调三个结构性死结:安全困境、区域霸权争夺和全球影响力博弈。这些死结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大国互动的必然产物。
先说安全困境,美国觉得中国军力扩张是威胁,中国则觉得美国围堵是针对自己,双方都加强军备,结果互信越来越低。搁南海这儿,美国军舰飞机老来“自由航行”,中国建岛礁防卫,摩擦一触即发。
第二个死结是区域霸权,美国想继续主导亚太,不让中国插手周边事儿,中国则要确保本土安全,不想美国势力伸到家门口。台湾问题就是典型,美国承诺防卫台湾,中国视之为核心利益,2022年台海演习时,美舰穿越海峡,中国战机回应,紧张氛围拉满。
第三个死结是全球影响力,美国维护现有秩序,中国推动多极化,贸易、科技领域争端不断。米尔斯海默在2021年文章里说,这竞争像冷战2.0,经济互依也没用,因为权力转移太快。
2024年他访华时还重申,美国精英把中美竞争包装成意识形态对抗,其实根子是权力平衡变化。中国不想当老二,美国不让中国当老大,这死结解不开,擦枪走火就容易在南海、台湾或东海爆发。
他举历史例子,一战前欧洲大国互疑,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都是类似逻辑。现在中美核武器在手,风险更大,但他觉得常规战可能先起,核升级是最后一步。
美国围堵策略加剧中美对峙
米尔斯海默批评美国从冷战后就搞错政策,本该早早遏制中国崛起,结果搞“接触”战略,让中国经济飞起来。1990年代到2010年代,美国帮中国入世贸、吸引投资,以为中国会变“负责任利益相关者”,结果适得其反。
中国GDP从世界第六蹿到第二,军费年年涨,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蓝水远洋。美国醒过味儿来,从特朗普加关税,到拜登科技禁运,全是补救。米尔斯海默说,这围堵像冷战对苏联,联盟包括日本、越南、印度、澳大利亚,形成“亚太版北约”。
2023年旧金山峰会,中美领导人谈了,但底子没变,美国还是压中国芯片、AI等领域。中国回应是加强自力更生,军演常态化。2024年米尔斯海默在北京专访时说,他希望中美和谐相处证明他错,但现实是竞争升级。
俄乌冲突分散美国精力,中国抓住机会稳住亚洲影响力。美国深层政府推动对华强硬,国会辩论不断,民意反华情绪高涨。这对峙不是短期事儿,米尔斯海默预测,到2030年,中国军力更强,美国不会退让,三大死结会让摩擦常态化。
米尔斯海默观点影响大,但也挨批,说他太悲观。中国强调和平发展,美国也说不想新冷战,但行动上互相提防。2025年他还在讨论中美俄三角关系,说多极世界更乱。
中国历史教训多,落后挨打,现在崛起自然要护家底。美国历史是扩张霸权,从门罗主义到全球干预,一脉相承。三大死结在那儿摆着,美国不允许中国平起平坐,这立场没变。
中国继续发展,美国继续围堵,擦枪走火风险得警惕。总的看,这事儿关乎全球格局,大家伙儿都得想想,怎么让竞争不失控。
参考资料
美CIA发布视频“招募中国官员窃取机密”,外交部:赤裸裸的政治挑衅.网易.2025-05-06
外交部:中美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对话合作可以取得互利共赢的成果.央视新闻 [引用日期2025-05-19]
国防部:中方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军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环球网资讯 [引用日期2025-06-13]
美商务部宣布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反倾销税,外交部回应.腾讯网.2025-07-18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