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条路啊,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
你以为爬上了一座高山,就能看到远方的风景。。。结果呢?可能发现,脚下的路,压根就不是通往自己想去的地方。手里攥着别人都羡慕的东西,心里却空落落的,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这种感觉。。。又有谁能真正说得清呢?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有个读到顶尖学府博士的人,是北大!这名头,响当当吧?自己也觉得,这下总该稳了,前途一片光明!于是,他开始找工作,满怀信心地投简历。
一份,两份,三份。。。
一直投了六十多份!六十多份啊。。。每一份都像是撒出去的种子,期盼着能发芽。结果呢?寂静无声!一丁点儿回音都没有。就像对着一口深井喊话,连个回声都听不见。
这下子,人就懵了。。。
怎么回事儿?问题出在哪儿了?
他开始反复琢磨,把自己的过去翻来覆去地想。难道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可能啊,那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熬了多少个夜晚,才拿到那张纸!难道是自己能力不行?可学校里的那些项目,那些研究,不都是实打实做出来的吗?
想来想去,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让他心里一惊。
会不会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岔路口?
那个在十几岁,二十岁出头时做出的选择,那个关于“专业”的选择,可能真的决定了后面几十年的剧本!
这个想法一出来,就再也摁不下去了。他手里的那张博士文凭,那张印着“北京大学”四个大字的纸,忽然间,好像有点不认识了。它明明那么有分量,怎么到了这用人的地方,就变得轻飘飘的?
外面的世界,跟学校里头,完全是两个样子。
学校里,大家比的是谁的论文写得好,谁的研究有深度,谁的知识学得扎实。可一走出校门,人家问你的,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儿。
“你会这个吗?”
“你做过那个吗?”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能直接上手干活的人!”
这些问题,尖锐,直接,不留情面。它们不关心你读了多少本书,只关心你能为它们创造什么。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一种市场的,现实的,甚至有点冷冰冰的标准。
这时候,专业。。。这个词,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你学的那个东西,外面到底需不需要?需要的地方多不多?愿意为它付钱的人,又有多少?这些问题,在学校里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会去想。大家觉得,只要学好了,学精了,自然就有出路。
可现实告诉你,不是的!
你可能在一个领域里是顶尖的专家,但如果这个领域本身的需求就很小,那你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尴尬。 就像你花了一辈子时间,学会了如何打造一把天下第一的宝剑,结果出门一看,大家都在用枪了。。。
这种无力感,才是最折磨人的。
不是你不优秀,也不是你不努力。你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拿着一件别人暂时用不上的“宝物”。
那位北大的博士,六十多份简历的沉寂,就在诉说这么一个故事。
这事儿,其实早就有人看透了。就像那个叫张雪峰的人反复念叨的:方向,比努力重要多了!你选的路子不对,开着再好的车,油门踩到底,也只是在南辕北辙。
这话说得。。。真是扎心啊!
它把一层窗户纸给捅破了。让我们看到,学历这个东西,它不是万能的“通行证”。它顶多,算是一张入场券,而且还是一张有“座位区”限制的入-场-券!你的专业,决定了你这张票,到底能进哪个区域,能看哪场演出。
如果你选的区域,正在上演热门大戏,那恭喜你,你的票很值钱。
如果你选的区域,早就人去楼空,或者压根就没几个观众。。。那手里这张票,哪怕是金子做的,又给谁看呢?
所以你看,那六十多份简历。。。它们不是被拒绝了。它们可能,压根就没被真正“看到”。因为招聘的人,在筛选的时候,第一眼看的就是“专业”那一栏。不匹配,直接就划到下一份了。你的学校,你的经历,你那些闪闪发光的过去。。。人家根本没机会看到。
残酷吗?!
这就是现实。它不像在家里,父母会包容你的一切。它也不像在学校,老师会欣赏你的才华。它是一个巨大的,繁忙的,高速运转的机器。它只关心一件事:你是不是它现在需要的那个“零件”?
如果是,欢迎你。如果不是,那就抱歉了。
这跟学历高低,有时候,真的没太大关系。一个普通学校毕业,但专业技能恰好是市场急需的人,可能拿到无数个录用通知。而一个顶尖学府出来,但专业领域狭窄,需求又少的人,就可能面临那位博士的窘境。
这中间的落差。。。足以让任何人开始怀疑人生。
那么,是不是说,那些“冷门”的知识就没用了?那些投入了无数心血的研究,就白费了?
也不是。
知识本身,没有贵贱之分。探索未知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当我们要用它来“谋生”,要把它放进“市场”这个天平上称一称的时候。。。它的“价值”,就由不得我们自己说了算了。
它会被供求关系决定,会被社会发展的阶段决定,会被无数我们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决定。
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得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负起责任来。 无论是自己选的,还是别人帮你选的。当结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得去面对它。
这件事情,没有谁对谁错。
那位博士,他没有错。他只是遵循着一条他认为正确的道路,一路走到了顶峰。
那些没给他回信的公司,也没有错。它们只是在有限的成本里,寻找最适合自己当前需求的人。
那到底是谁错了?
或许,根本就没有“错”。只有“选择”,和选择带来的“后果”。
这就像一场漫长的赌局,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压下我们最宝贵的筹码——时间和精力。几十年后,开盘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而这整个故事,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没有修饰,没有安慰,只有一个接一个的问号,在每个人的心头盘旋。。。
对于这一切,你,又会怎么想呢?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