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73的日本后卫河村勇辉,在NBA夏季联赛四场比赛中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前两战场均3.5分+4失误的灾难级表现,到后两战狂轰35分20助攻的华丽逆袭,这个小个子用行动诠释了亚洲后卫的挣扎与韧性。
数据过山车的背后,是矮个球员冲击NBA天花板的真实写照——技术可以练,拼劲不会输,但现实的门槛永远横亘在1米73的身高前。
7月首周的两连败堪称噩梦。
对阵国王一役,河村替补21分钟仅得4分,却赔上4次失误4次犯规。
对方2米多的锋线在他头顶干拔时,连手都懒得伸。
更扎心的是传球路线被预判得死死的,第三节运球砸脚出界的画面让板凳席集体捂脸。
前两战7分8失误7犯规的数据单,让"回日本联赛当核心"的劝退声浪达到顶峰。
转折发生在第三战步行者。当所有人以为他要被弃用时,河村交出15分10助攻的两双。最惊艳的是第四场对爵士:三分线外9中6箭箭穿心,快攻中精准制导的空接助攻点燃全场,26分钟轰下20分10助攻。正负值从首战的-25飙升到+16领跑全队。突然启动的急停跳投,借掩护后的漂移三分,还有那记穿过三人防守的击地妙传——这个小个子用NBA最崇尚的进攻方式完成了救赎。
但高光难掩硬伤。四战场均失误仍达3.5次,身高劣势在防守端暴露无遗。当爵士中锋错位单吃他时,河村跳起才勉强够到对方手肘。更现实的是公牛双向合同名额已满,同位置竞争对手杨刚轰出37分。欧洲专家点破残酷真相:"除非其他球队抛橄榄枝,否则留美希望渺茫。"
矮个球员的NBA梦向来残酷。林书豪当年的沉浮还历历在目,而河村的数据曲线就像浓缩的生存样本:前两场被帽4次认了,失误4次认了,但第三场就开始调整传球弧度,第四场直接减少持球改打无球。被针对就苦练三分,对抗吃亏就用预判抢断——20+10的数据里每个篮板都是卡位后冲抢来的。
20+10的惊艳数据证明黄种人后卫也能闪耀夏联,但4战14次失误的履历也写着NBA现实的残酷。当技术、拼劲和身高被放在天平两端,1米73的砝码终究太轻。
这小子够硬气!被帽了不怂,失误了接着传。最后那场三分雨看得热血沸腾,这才是亚洲控卫该有的样子。
但现实点啊兄弟。对面中锋背打你的时候,跳起来都够不着人家胳肢窝,常规赛还不得被针对死?
说回日本当核心的懂不懂?人家奥运会干翻芬兰的狠人,非要在NBA看饮水机图啥?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