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披荆斩棘》用同一个外籍哥哥,芒果台图啥?
一条《天上飞》纯享版微博点赞过百万,抖音观看破五亿,这成绩放在任何综艺都是年度高光。
李承铉把它做成冷启动的入场券。
节目还没播完,戚薇一条翻唱视频再收192万点赞。
热搜没买,观众自己搜回去补课。
对节目组来说,这意味着免费流量和自来水讨论,比投放广告便宜太多。
外籍身份本是限制,他拿客家话唱《莫欺少年穷》,本地人直接认证发音标准。
小号solo没唱词,情绪全在音色里,视频切到社交平台又爆一轮。
队长身份更关键。
拒绝胡海泉结盟、盯着张晋不放,表态干脆利落:我们就选你,别人不用看。
队员担心被拒绝,他一句我来搞定,镜头扫过去,安全感直接拉满。
比赛里肯让出个人舞台给欧阳靖,自己陪练到深夜。
镜头没给他多少,观众却记得这份大气。
四次公演第一,唯一全组存活,数据摆在台面上。
连续返聘的原因很简单:业务能力、情商、热度、口碑全在线。
平台需要能扛收视又能带新人的队长,他每条都达标。
观众在弹幕刷怎么又是他,平台后台笑开花。
一个能带来十亿级播放的哥哥,用三次都算省。
他曾在易立竞的访谈里承认,怕过气、怕被忘记,所以第一季每天练十八小时。
如今松弛地站在舞台,是因为市场已经用数据给了他底气。
从被讽吃软饭到C位开场,这条路走了十年。
芒果台看中的不是努力故事,是能反复兑现的流量与稳定输出。
娱乐圈的规则向来赤裸:谁能带来确定收益,谁就拥有无限返场券。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