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亚洲杯丢冠,三分软肋暴露,老将退场换血迫在眉睫,李缘扛大旗到底行不行?
半决赛被日本队用14记三分球直接打懵,三、四名决赛赢韩国30分也遮不住问题。
33%的三分命中率在四强垫底,比日本和澳大利亚差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不是运气问题,是实打实的基本功差距。
宫鲁鸣赛后说“日本三分是练出来的”,听着就像拿“别人家孩子”当借口——咱们自己的训练体系到底缺了啥?
看数据更扎心。
李梦在上届亚洲杯决赛独砍26分救主,这次锋线最高分只有张茹的14分,关键时刻连个敢出手的人都没有。
双塔战术看似威风,韩旭和张子宇场均30+的数据背后,防挡拆时被遛得满场跑,日本队小后卫一个变向就能轻松突破。
这年头国际篮坛早不流行站桩中锋了,美国女篮中锋威尔逊能里能外,法国队的加比·威廉姆斯三分命中率38%,咱们还在啃老本。
更迷的是选人逻辑。
李缘整个亚洲杯场均4.2分3.8助攻,失误倒有2.3次,就这还能当核心培养?
宫指导非要强推“李缘-张子宇”连线,结果打日本关键战两人同时在场净负12分。
反观杨舒予在WNBA季前赛都能砍17分,国内联赛三分命中率39%的罗欣棫却坐穿板凳,这用人标准谁能看懂?
老将哭成泪人能理解,但竞技体育不讲情怀。
黄思静28岁膝盖三次手术,杨力维29岁跟腱伤过,王思雨28岁今年联赛状态暴跌,这年纪在女篮已是“高龄”。
日本队这次夺冠阵容平均24.6岁,咱们30岁以上的占了四席。
不是说老将没功劳,但巴黎奥运周期只剩两年,现在不换血更待何时?
日本队三分战术其实早被研究透了,人家就是能顶着防守投进。
咱们天天练对抗,结果国际赛场连空位都投不进。
更可怕的是青训报告显示,U18女篮三分命中率连续三年下滑,去年亚青赛输日本23分——这断层肉眼可见。
换血不能瞎换。
张子宇身高2米28是不假,但现代中锋要会换防、能策应。
看看WNBA新科状元布林克,2米01能追防后卫,还有一手三分。
咱们的年轻中锋除了身高还剩啥?
李缘要是真当核心,先把投篮练准了再说,国际赛场可没那么多篮下吃饼的机会。
输了未必是坏事。
12年伦敦奥运惨败后女篮大换血,94年出生的邵婷、孙梦然这批人冲出来了。
现在杨舒予、罗欣棫、王佳琦这些00后也该给机会了。
但教练组要还是宫鲁鸣那套老思路,换再多新人也是白搭。
日本队换了三拨人照样压着咱们打,该反思的不仅是球员。
别再拿“新老交替”当遮羞布了。
上届亚洲杯夺冠说有新人,这届输球又说要换血,合着每次输球都是为下次练兵?
球迷要的是实打实的进步,不是循环播放的借口。
李缘能不能成核心得看硬仗表现,打韩国刷的数据可不算数。
下次遇上日本后卫的紧逼,别又运球过半场都费劲。
说到底,女篮现在最缺的不是某个位置的人,而是整个体系跟不上时代。
三分投不过,防守跑不动,战术打不死对手。
光换球员不换脑子,2028年洛杉矶奥运照样要交学费。
宫指导要是真为女篮好,该学学许利民当年怎么带出黄金一代,别总想着复制二十年前的成功经验。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