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主骑电驴上热搜!
张雪峰被偶遇街头与CEO聊天引发全网热议。
月入千万的教育顶流被质疑立人设,这场争议撕开了教育资本收割家长焦虑的真面目。
穿POLO衫背帆布包的教育网红,和戴名表穿西装的商业大佬站在苏州街边唠嗑。
这画面最扎心的不是穿搭对比,而是帆布包上印着"峰学蔚来"四个字。有家长扒出同款周边在某宝卖49包邮,而他们去年买过168块的"绝密押题卷",收到货发现错题连篇还不能退。
查企查查发现,张雪峰的苏州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参保人数才12人。这相当于用12个人的团队,撬动去年光抖音就超5000万的图书销售额。网友算过账,按每套资料利润60%计算,这小电驴轮子转一圈就能碾出普通教师半年的工资。
从"含泪停播"到"电驴通勤",这套组合拳早被营销专家解码过。北京某公关公司总监在采访里透露,这种"示弱营销"能让负面舆情转化率下降40%。就像某直播间翻车后,老板立马晒出吃盒饭照片,第二天退货率就降了15个百分点。
但真正戳心窝子的是家长评论区。有人刚花6980买了VIP报考服务,转头看见专家骑电驴,气得直骂:"辅导费够买辆电动车了!"更魔幻的是苏州某中学教师爆料,现在学生见面聊的不是习题,而是"张老师说要避开天坑专业"。
教育MCN机构的内部培训课件最近被曝光,里面赫然写着"打造接地气人设的三要素":日常通勤工具不超过5000元、办公环境要有书卷气、直播背景墙必须贴满手写便签。这套公式早被多个知识付费博主验证有效,有个讲财商课的甚至专门买二手电动车拍vlog。
看明白了吧?电驴是不是租的根本不重要。就像教辅资料是否真能押中考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画面精准踩中了家长的认知盲区——他们愿意相信穿POLO衫的比穿西装的更懂教育,就像总觉得菜场大妈推荐的股票比基金经理更靠谱。
这事最荒诞的后续是什么?有厂家连夜联系张雪峰要搞联名电动车,据说报价开到七位数。你看,从制造焦虑到流量变现,从收割家长到收割品牌方,这套商业模式比他们卖的"志愿填报指南"可精彩多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