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姑娘们刚在成都大运会上把美国队按在地上摩擦,篮协官微居然安静如鸡。
学生军爆冷夺冠的喜讯和体制内的沉默形成刺眼对比,这场胜利不仅掀翻了对手,更掀开了体教分离伤疤。
三天了篮协官网愣是装死,连个贺电都懒得发。
转头看看隔壁教育部官微,夺冠第二天就喜滋滋转发战报,这温差大得能发电。
付政浩爆料才知道大运会归教育部管,篮协连祝贺的资格都没有,体制壁垒厚得能防弹。
金牌含金量被质疑真的离谱。
这支队伍12人轮换干翻美国队,北师大刘禹彤把日本中锋打得怀疑人生,华中科大的硕士后卫末节狂砍14分。
看看数据,团队助攻率68%碾压美国队的42%,国际大体联的技术统计不会骗人。
某些人说对手是大学生队没参考价值,怎么不说咱们姑娘也是正儿八经在校生?
体制割裂的恶果数据不会撒谎。
WCBA现役球员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不到3%,大运女篮12人里9个在校3个硕士。
职业队三个月前亚洲杯输日本,U19世青赛全败垫底,篮协重金砸的职业体系被学生军吊打,脸往哪搁?
奖金对比更扎心。
大运会冠军奖金20万,WCBA总决赛MVP奖金50万,这差价都能买辆特斯拉了。
日本B联赛搞双注册制,早稻田大学球员能打职业赛;美国NCAA球员毕业包分配,咱们CUBA五年才输送不到20人进WCBA。
体教融合喊了二十年,结果连个微博祝贺都要分家。
篮协悄咪咪更新的《青少年篮球发展规划》倒是有点意思,突然说要建体教融合示范基地。
早干嘛去了?
学生军爆种夺冠才想起来补课,这反应速度比公园里打太极的大爷还慢半拍。
说白了就是利益蛋糕动不得。
职业体系垄断资源二十年,突然被校园篮球掀了桌子,既得利益者能舒服?
看看夺冠姑娘们清一色的全日制学历,再看看职业队那些早早辍学训练的球员,这波打脸来得又响又疼。
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也该出来走两步了。
当年搞体教分离说是专业人干专业事,现在专业人把事干成这样。
日本韩国早把校园体育和职业体系打通了,咱们还在各自为战,再这么玩下去,下次大运会怕是要派体校生打别人真大学生了。
女篮姑娘这枚金牌含金量绝对足斤足两,打脸效果更是SSR级别。
她们赢的不只是比赛,更是给僵化的体制开了个天窗。
篮协装死没关系,教育部该给姑娘们加鸡腿,最好再发个校长特别奖,气死那帮装瞎的。
现在最该慌的不是美国队,是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体系既得利益者。
学生军能踩着他们登顶,说明草根篮球真有东西。
要是哪天校园联赛的关注度超过CBA,那才叫真正的胜利。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