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高考季的特别发声,李书福试驾领克900 送学子祝福

回声车讯 · 前天 19:36
每年高考那几天,学校门口总会围满送考的家长,路上的车辆也自觉放慢速度,整个社会都在为考生让路。今年高考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一番祝福,让大家又一次注意到这位在教育领域默默耕耘了三十年的企业家。从 120 元起步创业到打造中国汽车工业的标杆,李书福始终把教育看作产业发展的 “地基”,而他带领领克品牌推出的旗舰车型领克 900,正是这种理念在汽车产品上的真实写照。
1.png

说起李书福的创业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从 19 岁摆照相摊开始的。那时候没人想到,这个起步于小本生意的年轻人,后来会在电冰箱、摩托车等领域闯出名堂,最终在汽车行业干出一番大事业。1997 年,当他决定进军汽车制造业时,面对 “民营企业能不能造车” 的质疑,他只说了一句 “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尝试”,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扎了进去。收购沃尔沃、入股戴姆勒,这些在当时看来大胆的资本运作,让吉利成为第一个进入世界 500 强的中国民营车企,也让国际市场看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魄力。而这种敢于突破的精神,在他做教育时同样体现得很明显 —— 他觉得,培养人才就像造车,不能只靠传统方法,得结合实际需求去探索新路子。
2.png

1997 年吉利刚进入汽车行业时,技能型工人和基层技术骨干特别紧缺,这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创办了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校,开始尝试产教融合。三十年下来,吉利在教育上的投入超过百亿,建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他们搞的 “左厂右校” 模式,就是把学校建在工厂旁边,30 年来开放了 300 多种职业岗位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这种 “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的方式很实在,20 多万进入汽车行业的人才里,80% 都是吉利自己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李书福常说,学习不是为了拿高分,而是要练出真本事,将来能在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
3.jpeg

除了职业教育,李书福对中学教育也有自己的思考。他发现现在很多学校模式都差不多,评价学生只看分数,这样下去不行。他觉得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比如用 AI 和数字化技术做个综合评价体系,把学业、实践、特长、品德都考虑进去,再开发智能平台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说白了,这和他造车时追求创新、不跟风的思路是一样的 —— 不管是育人还是造车,都得盯着实际需求,不能千篇一律。
4.png

把这种务实的教育理念搬到汽车研发上,就有了领克 900。这款基于 SPA Evo 大型电混架构打造的旗舰 SUV,没有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而是实实在在解决家庭出行的痛点。比如它首创的 2+2+2 六座布局,二排座椅能调 550mm 的超长滑轨,三排也有加热和按摩功能,不管坐在哪一排都舒服,全家出行谁都不委屈。智能座舱里,30 英寸 6K 一体式天际屏和星睿大模型结合,能语音控制、手势操作,开车时用起来方便又安全。安全方面更是下了硬功夫,继承了 SPA 架构的五星安全基因,还有多项首发技术和同级独有的配置,电池安全达到新国标引领水平,还通过了双百连环碰撞这种超严格的测试,就是要让车主觉得踏实。
高考是考生人生的重要节点,而领克 900 也即将在汽车市场接受检验。虽然一个是育人,一个是造车,但背后都是 “务实” 两个字:积累知识是为了用上,研发产品是为了满足需求。李书福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其实就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 不浮躁、不跟风,把基础打牢,把细节做好,用教育培养人才,用人才推动创新,用创新造出好车。领克 900 带着这样的理念而来,或许正说明了:真正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靠噱头,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耕耘。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回声车讯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