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根据香港中通社、香港商报、中国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的最新情况是这样的:
会谈马上开始,地点选在瑞典: 双方高级官员下周将在瑞典举行这次重要的谈判。中国这边由何立峰副总理带队,美国方面是财政部长贝森特主谈。选在瑞典这个中立国,本身就挺有看点。这次会谈的核心目标,是落实两国元首之前达成的共识。
焦点一:关税炸弹快爆了,能延期吗?
现在最紧急的事情是关税。之前双方有个“休战期”,暂时不加征新关税,但这个休战期原定8月12号就到期了。如果谈不拢,美国对很多中国商品的关税可能会一下子涨到惊人的160%,这对两边企业伤害都很大。好消息是,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说谈判挺“有建设性”,所以关税休战期很可能会延长,中方也希望这样能让企业安心。不过,具体结果还得看未来48小时谈得怎么样。
焦点二:美国拿关税威胁,逼中国别买俄伊石油?
美国在这次谈判里使了个大动作。贝森特财长直接放话说,中国必须答应一件事。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否则美国就要对中国征收额外的、高达100%的“二级关税”!这相当于直接威胁了。中国外交部反应很坚决,直接怼回去说这是“非法的单边制裁”,中国买能源是为了自己的发展需要,跟地缘政治没关系,这事关国家主权和发展权,不容别人指手画脚。而且美国这个要求其实也挺冒险的,如果真逼得中国、印度这些大国都不买俄罗斯石油了,全球油价可能会暴涨到每桶110美元,到时候美国自己也得跟着承受更严重的通货膨胀,搬石头砸自己脚。
焦点三:科技和市场开放,互相讨价还价:
美国还想要中国在科技和市场方面让步。他们希望中国放松对稀土出口的控制(稀土是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并且开放云计算、生物技术这些市场。作为交换,美国可能愿意放宽一点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比如允许英伟达的某些特定型号芯片卖给中国。
中国手里也有牌可打,中国掌握着全球65%的稀土精炼技术,还有像芳纶这种制造先进战机(如美国F-35)需要的特殊材料。中国最近暂停了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的一项反垄断调查,被看作是在谈判前释放一点善意。
美国为啥这么着急谈?心里也矛盾!
美国其实自己压力也大。之前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很多最后都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头上了,推高了物价,还搞乱了供应链。所以他们特别需要和中国合作来缓解国内压力。同时,美国还想拉拢欧洲、日本、韩国甚至印度,一起孤立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搞个制裁联盟。可惜效果不咋地,欧盟、日韩反应冷淡,印度更是直接表示不想选边站。
中国这边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他们在积极扩大和欧盟、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比如今年上半年对欧盟的出口就增长了6.6%),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中国还在加速卖掉手里持有的美国国债(据说已经降到7500亿美元了),这相当于削弱了美国用金融手段施压的能力。
还有个重要背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22号说自己收到了中方的邀请,可能会在10月份APEC峰会前后访问中国。这次在瑞典的谈判结果,对特朗普能不能来、来了谈什么,影响很大。如果这次谈得顺利,把关税延期等问题解决了,就能为可能的元首会晤铺好路;要是谈崩了,特朗普的访问可能就得推迟。
目前来看,美国想要的是,先延长关税休战 → 然后让中国多买他们的农产品和能源 → 最后还想把中国买能源这事跟站队美国的地缘政治绑在一起。
中国的底线很明确:关税问题可以商量着来,互惠互利没问题,但涉及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的事情(比如买哪里的石油),没得谈!中国会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像稀土、关键材料)作为筹码,去争取美国在科技封锁上松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