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2025高考:民办本科遇冷,“本科就行”时代终结?

慧集 · 12 小时前
关注我,我们就是好朋友。私信“分享”向您提供更多同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gif

今年高考录取季, 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正在上演.广东湛江科技学院缺额超6000人 ,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征集志愿583个空位. 全国多省民办本科大面积"招不满".
这不是偶然. 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理性回归:家长不再"为了本科而本科"
十年前, 只要是本科, 哪怕民办、哪怕学费再贵, 家长都会咬牙供孩子读. 那时候"本科"这两个字, 就是金字招牌.
现在呢?完全变了.
我在教育一线观察发现.家长们开始算账了 . 湛江科技学院一年学费31800元. 四年下来光学费就12万多. 加上住宿费、生活费, 总投入轻松突破20万.
20万什么概念?很多三线城市家庭, 年收入也就10万出头. 为了供一个孩子读民办本科, 全家要不吃不喝两年.
更关键的是投入产出比.民办本科毕业生起薪普遍在3000-4000元 . 扣除房租、生活费, 每月能存下的钱少得可怜. 按这个收入水平, 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教育投资?
家长们不傻. 算得很清楚.
2.jpeg



专科院校"逆袭":技能胜过文凭
有意思的现象是, 民办本科遇冷的同时.公办专科却异常火爆 .
广东的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录取分数线一路走高. 为什么?就业有保障.
我认识一个学生, 高考470分. 刚好够民办本科线. 但他最终选择了铁路专科. 理由很简单:毕业直接进铁路局, 工作稳定, 收入不低.
这说明什么?技能型人才的市场价值正在上升 . 而"本科光环"在就业市场的作用, 正在快速衰减.
用人单位越来越务实. 与其要一个啥都不会的民办本科生, 不如招个技能扎实的专科毕业生.
民办高校的"生存危机"
数据很残酷.广东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超过10万人 , 但大量民办本科依然招不满.
这背后暴露了民办高校的深层问题.
第一, 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 很多民办高校开设的专业, 要么是过时的, 要么是市场饱和的. 学生毕业即失业, 家长当然不愿意投钱.
第二, 师资力量薄弱. 为了节约成本, 很多民办高校聘请的都是兼职教师. 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第三, 就业服务缺失. 公办高校有强大的校友网络和就业资源. 民办高校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学费年年涨, 质量却没跟上 . 家长和学生用脚投票, 也就不奇怪了.
3.jpeg



教育选择的新逻辑
现在的家长和学生, 思路变得特别清晰.
能上985、211, 当然上. 上不了的话, 宁可选择 性价比高的公办专科 , 也不愿意花大价钱读民办本科.
这种变化, 其实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教育价值的重新认识.文凭不再是唯一出路, 技能才是硬通货 .
我建议家长们, 在做教育选择时, 要考虑三个维度:
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不要为了面子, 透支全家未来.
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专业的就业前景. 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4.jpeg



转型在即:教育格局重构
民办本科大面积遇冷, 不是坏事.
这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 那些真正有实力、有特色的民办高校, 依然会有自己的市场空间.
而那些靠"本科"招牌混日子的学校, 该清醒了. 要么提升质量, 要么等着被淘汰.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 这是个好时代. 选择更多元, 决策更理性."有个本科就行"的粗放时代确实结束了, 精准投资的理性时代才刚刚开始 .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慧集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