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顶级门阀的算计:袁绍三招吃干何进政治遗产

以史为鉴 · 9 小时前
公元189年洛阳城,大将军何进的脑袋在皇宫的城墙上挂了三天,已经发臭的伤口爬满了苍蝇,这个曾经全国军政一把抓的大司马、大将军,到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明明手里面握着几万的军队,怎么就栽在了几十个太监手里。


俗话说: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


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和所处的位置不成正比,那么灾祸必然就来了。


如果一个名不副实的人掌握了大权,最后只能把自己干趴下。


何进就是这样的人!


他本是一个屠户家庭出身,后来因为妹妹被汉灵帝宠爱,被任命为郎中,后来又升官到虎贲中郎将,等到汉灵帝去世他外甥当了皇帝,他妹妹当了皇后,他当了侍中,河南尹。




他这种暴发户式的崛起速度导致了他这个人缺乏政治根基。同时也让这个屠夫的心态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世家大族面前他直不起腰,他没有办法让这些世家大族真的尊敬他这个杀猪匠,而在皇宫里面他的实力也没有办法直接硬抗宦官集团。


他外甥当皇帝自己是大将军,但屠户出身造成他在洛阳的贵族圈里面始终是“外人”,也就是说你很牛,但大家就是不带你玩。


这时候东汉末年最大的阴谋家操盘手,袁绍就出来拉拢蛊惑何进。


袁绍背后的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的顶级门阀,家族网络延伸到整个帝国的角角落落。


同时,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恰好能弥补何进的出身缺陷。


一个人心里的欲望一旦被别人抓住,就很容易被别人欺骗。


资治通鉴里面记载,何进最后的整个行为,都是被袁绍牵着鼻子走。


何进仅仅明白俩人是合作关系,但袁绍内心的真正想法估计何进看不出来。




1.jpeg





袁绍怂恿何进这个外戚集团的代表和宦官集团搞的你死我活,根本目是他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袁家作为东汉末年最顶级的门阀大家,没有外戚和宦官,他们直接能让天下尽归汝南袁氏。


所以,袁绍一直蛊惑何进对待宦官集团除恶务尽,赶尽杀绝。


东汉虽然国家已经烂到根子上了,但是宦官集团,外戚集团,士族集团依然维持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平衡。


而政治是最大的妥协。


所以何皇后就阻止哥哥对于宦官集团的赶尽杀绝。


何太后就说:宦官统领禁省,自古以来都是刘家的规矩,不能废,况且先帝刚刚走人,太监都打跑了,那谁来伺候这帮子孤儿寡母呢?


刚开始,何进是被妹妹怼回去的,但是架不住袁绍在旁边不停地拱火,说:咱们现在不把他们全办了,这帮人天天在皇上身边出入号令,今后一定会是大祸患。(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纳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


袁绍提出的方案看似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当时皇帝周围的宦官,但其实,就是自私,他就是想要自己当老大,或者说袁绍内心深处有学习王莽的动机。


对于皇帝的代表何皇后比他哥明白,宦官集团是皇帝需要的一把刀。


在皇帝和世家大族为代表的集团斗争的时候,皇帝势单力薄,为了能斗得过能胜利,只能利用宦官这个群体。


首先,宦官这个群体因为身体残缺是没有繁衍成为一个家族,他只能依附于皇帝生存,相比较于外戚可能形成的庞大姻亲网络,宦官群体更容易掌控。


汉灵帝都直接说过:阉人如刀剑,用完可归鞘。


但是呢,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的,东汉的皇帝们为了防止外戚专权而重用宦官,引发了两次党锢之祸,让王朝的底层操作系统直接崩溃。


关于全部诛杀全部的宦官,曹操就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曹老板认为:宦官这个群体本来就存在的,只要不给他们很大的权利就行,想要杀干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直接把主犯杀掉就行了,这事一个狱吏就能搞定,根本不用把外地的军队搬进洛阳。




2.jpeg





明显,曹操也没有看明白好大哥袁绍内心深处的野心。


但袁绍为了万无一失还是蛊惑何进让外军董卓进京。




3.jpeg





袁家在整个帝国根深蒂固,董卓是被靠他家成长起来的,就算是董卓到洛阳了他也完全可以主导事情的发展。


并且如果何进顺利的诛杀了宦官,他有董卓的兵可以去做制衡。


万没有想到,何进自己孤身进皇宫被太监杀掉了。




4.jpeg





顺势,袁绍和曹操带领军队进宫,关上北宫门开始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有人因为未长胡须也被误杀了。




5.jpeg





太监们裹胁着何太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并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八月二十七日,张让、段珪等人,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刘辩、刘协等数十人逃出皇宫。


由于逃走的比较着急,甚至皇帝用的六颗玉玺都没有带上。


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连夜到达黄河岸边,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劫持皇帝,还不快受死吗?


随后又杀数名宦官。


张让等最终向刘辩叩头辞别:我们这就死了,请陛下自己保重!说罢,投河而死。


但看这最后的告别,太监其实还挺有人情味的,临死前还知道叩头保个重太监可恨归可恨,但人家说到底还是忠心于皇帝的。


就这样何进的骚操作,一夜间作为保卫皇权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太监和外戚全部灰飞烟灭了


袁绍,这时候心里是开心的,外戚,宦官集团一朝崩溃。


现在能掌控天下的只有袁家,他叔叔袁隗是太傅录尚书事。


他是司隶校尉,假节。


他兄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


现在袁家大权在握,天下尽在袁氏。




6.jpeg





但万万没有想到,事情最后还是玩砸了!


董卓嗅觉很灵敏,这时候他恰巧就到了洛阳外围,并且在晚上见到了洛阳方向有火光,就预感有大事发生,然后就率领精锐骑兵连夜往洛阳方向走。


等明白事情原委之后,连忙去邙山北边找到了少帝刘辫。




7.jpeg





惊魂未定的小皇帝刘辫没有见过这么凶猛的骑兵,直接被吓得哇哇直哭。


反观刘协遇事不慌,对答如流,董卓知道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孩子,看到皇帝这个样子,于是心生欢喜,就有了废除刘辩,立刘协当皇帝的念头。


当然这时候董卓只带领了三千兵马到洛阳的,袁绍还是有能力和自信掌握局势的。


此时洛阳城里有袁家,董卓,还有何进死后的兵权,董卓只有三千兵马算是最弱的。


但董卓也是一个好演员,自己虽然只带领了三千兵马,但是关键时刻扮猪吃老虎。


入京当天就派人去征兆自己的大部队进洛阳,还没隔四五天,就让自己的三千人晚上悄悄出洛阳,然后白天再大张旗鼓的进洛阳。


这一招直接唬住了袁绍。


而就在这个紧要的时间段,他错失了诛杀董卓的机会。


而董卓就在这个时间里完成了对于中央的掌控。


洛阳城姓董了。


袁绍机关算尽,为他人做了嫁衣。




8.jpeg





董卓这个人,被称为历史上最大的祸国巨奸。


《后汉书》直接说他就是“狠戾贼忍,暴虐不仁”,直接用汉贼给他定性。


其实看历史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每次风云际会的时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机会,总是会冒出来一些低能的人。


一些人会感恩这个机会和时代,他们改变了家族往后百年的命运。


但是更多的人,却看不清楚,认为自己得到的是世界欠他们的,现在自己成大事了,老天终于开眼了,然后开始肆意妄为。


《周易》中有说: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一个人的德行里,藏着他的人生起落。


聪明的人知道恪守自己的能力圈,只要一步步的谦逊恭俭,慢慢的去融入到那一个圈子里面,并且遵守圈子里面的规则。


另外一些人确是看不清楚自己,看不清楚人心,位置越高,死的越快!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以史为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