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女篮再集训:韩旭李缘在列,李梦缺阵,宫鲁鸣公布选人条件

喂森莫 · 5 小时前
中国女篮亚洲杯的表现让不少球迷心里五味杂陈,成绩不尽如人意这事儿谁都看得出来。管理层坐不住了,8月18日到9月30日的长期集训计划火速出炉,这次动真格的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可这次集训的架势看起来不像是临时抱佛脚,更像是要来一场彻底的大换血。宫鲁鸣作为技术顾问,这回公布的选人条件让人琢磨不透,韩旭李缘这些熟面孔还在,李梦这样的老将却不见踪影,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
集训安排的细节透露出管理层这次是下了血本的,从昆明高原训练基地开始,球员们要在海拔两千多米的环境下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和技战术磨合。"打铁还需自身硬",高原训练对提升球员的心肺功能和意志品质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训练营结束后,队伍还要飞赴欧洲与职业俱乐部进行热身赛,这种实战演练的机会对年轻球员来说简直是千金难买。回国后在北体大的继续训练更像是查漏补缺的收尾工作,整个训练周期的设计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人员名单的变动最能说明问题,翟若云、陈玉婕、李缘、韩旭、张子宇这13个人继续入选,说明她们在教练组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稳固的。新面孔里有徐凤威、周静、李雨汧、冉珂嘉、田媛媛这5个年轻人,平均年龄才23岁,全部都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球员。李梦、王思雨、杨力维、黄思静、贾赛琪这些老将的缺席让人不禁要问,是她们真的老了跟不上节奏,还是教练组有意要培养新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话听起来没错,可前浪就这么被拍在沙滩上,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宫鲁鸣对亚洲杯的问题总结得很到位,集训周期不足、基本功参差不齐、执行力不同步,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短板。他提到2026年要完成新老交替,为女篮世界杯资格赛做准备,这个时间节点卡得很精准。选人标准以年轻球员为主,综合考量年龄、状态和伤病因素,听起来很科学,可具体操作起来难免会有争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年轻球员到底行不行,还得在实战中见真章。
这5个新入选的球员背景各不相同,徐凤威在U19世界杯上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周静在大运会上展现出的组织能力也很出色。李雨汧虽然年纪轻轻,可在WCBA联赛中已经崭露头角,场均得分和助攻数据都很亮眼。冉珂嘉和田媛媛更是从大学篮球联赛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她们的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都符合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这些年轻人能不能扛起中国女篮的大旗?说实话,谁心里都没底,可不给机会又怎么知道她们的潜力有多大?
1.jpeg

18人的集训名单构成很有讲究,7名后卫、7名前锋、4名中锋,这个配置基本覆盖了所有位置的需求。后卫训练营的设立更是针对性很强,中国女篮在后卫线上的人才短缺问题确实存在了很长时间。与西甲尤文图特队的两场热身赛安排得也很巧妙,欧洲球队的技战术风格和身体对抗强度都能给年轻球员很好的锻炼机会。这种高质量的对抗比赛经验对她们未来在国际赛场上的发挥会有很大帮助,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宫鲁鸣推进新老交替的策略很明确,有意避开选择李梦等老将的做法也能理解。李梦作为中国女篮的功勋球员,她的实力和经验都是毋庸置疑的,可在频繁的集训中让她反复证明自己确实没有必要。让她专注做好本职工作,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这样的安排或许更合理一些。"老将不死,只是凋零",这话用在李梦身上可能还为时过早,可新人总要有上位的机会,这个平衡点确实不好把握。
从选材来源看,U19世界杯、大运会、全运会这些各层次比赛的优秀球员都被纳入了考察范围,这说明选拔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年轻球员能否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中国女篮未来几年的发展走向。集训的效果如何,热身赛的表现怎样,这些都将成为检验这次人员调整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球迷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希望看到中国女篮能够重新崛起,重现昔日的辉煌。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喂森莫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