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在中美关税生效前1天,一直叫嚣要用进一步加关税教训中国的特朗普还是签署了行政令,再次将对华关税暂停措施延长90天。
结合特朗普对TikTok“不卖就禁”法令的态度,许多人判断,中美关税恐怕也将如TikTok禁令一般无限延期执行。
这种拖延症一般的做法,不出意外地令TACO(特朗普总是退缩)这个令特朗普格外厌恶的话题再上舆论热潮。
对于延期中美关税造成的影响,特朗普绝不会无所预料,为何他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赢不了
对于特朗普这个热衷于对世界展现强硬形象的领导者来说,他的任何一次退缩,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个由物质决定的世界已经用事实告诉他,他的计划行不通。
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在特朗普的印象中,税收是企业的巨大痛点,所以只要美国政府祭出加税大棒,那些在贸易中不断占美国便宜的国家就会遭受沉重的打击。
至于商家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的消费者,特朗普更是丝毫不担心。
虽然比起那些认为商品是从货架上自动长出来的美国人,特朗普还是更有水平一些,至少他还知道,商品是要由工厂生产出来送进商店售卖的。
但在他的概念中,世界天然属于买方市场,想要赚钱的商家多的是,如果外国供应商真的不愿承担关税成本,美国本土制造的产品自然会填补市场空缺。
按照他的想法,外国制造商选择涨价,对美国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美国制造业衰落,不就是因为美国制造的成本高,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太贵没人买吗?现在外国产品的价格因为关税也涨了,那美国产品不就有市场竞争力了?
虽然这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可也解决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只要民众有钱赚,对未来的发展预期好,通胀对民众来说也并不是无法接受的。
就像二战刚结束那两年,美国的通胀率也曾飙到20%的历史高点,但当时的美国人民并没有因为通胀就对国家和个人的未来失去信心。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以来,美国就在去工业化的道路上快速前进,国内资本纷纷转向更能赚钱的金融,实体产业则逐步外迁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
而金融虽然赚的钱多,对资金之外的需求却更少,只需要少量精英操盘手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操作,也不像实体产业那样需要考虑能源、运输。
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不是为了满足资本的需求,自然不能指望国家继续在有关方面继续投入。
于是,美国的基建因为缺乏必要的升级乃至基本维护逐渐溃烂,美国底层民众的受教育水平也大不如前,事实上已经不能支撑本土的实业产业发展。
以至于明明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并为此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制造业在美国GDP中的占比却继续下跌。
之前美国历任政府用尽激励政策,都无法让美国制造振兴,如今特朗普想仅凭关税保护,就让美国制造业瞬间起死回生,显然也是痴人说梦。
于是,人们就看到,当供应商不接受美国贸易公司的消化关税要求,停止对美国供货时,美国制造业根本没法填补市场缺口。
甚至,不少美国仅存的制造业企业不仅没有增产,反而因为供应链断裂,面临破产危机。
空空如也的货架和飞速飙升的物价,让特朗普吃到了教训。
为了避免情况继续恶化,特朗普不得不在“解放日关税”实施一周后,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
然而,由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美国加征关税的第一时间,就果断采取了对等回应,美国的空货架危机并未有多少缓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邀请中国到瑞士讨论中美双边经贸问题,并在中国丝毫不肯向美国让渡利益的情况下依旧与中国达成了关税暂缓。
在中美官方进行谈判的同时,美国贸易商也逐渐开始接受现实,不再试图强压中国供应商吃下全部关税成本,而是老老实实地将大部分关税成本转嫁民众。
随着美国贸易商的开价恢复到合理水平,中国供应商也开始恢复供货,美国的供应危机总算是得到了解决。
特朗普也因此意识到,真正能在贸易战中给美国造成压力的只有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施压英国、欧盟、日韩等美国“传统盟友”接受了堪称羞辱的条件。
但在面对中国这个无法战胜的对手时,特朗普却展现出了商人特有的柔软身段,什么都可以谈,谈不成还可以延期继续谈。
归根结底,不过是特朗普已经知道,如果将对华关税加到他之前提出的水平,美国民众会先一步承受不住。
尤其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也就是美国的底层红脖子们,是对商品价格最为敏感的团体。
如果他们知道,是特朗普的政策导致了物价上涨,许多人都将倒戈成为特朗普反对者,这是特朗普绝对不能接受的。
虽然特朗普曾尝试将通胀甩锅前任拜登政府,可美国商家为了免遭消费者抵制,直接在小票上将涨价部分单列,显示为“特朗普关税”,让民众都知道了关税最终会由他们承担。
输不起
这样一来,坚持对华加征关税是没法坚持下去了,可是要是直接撤回这一无理取闹的关税,特朗普也没法接受。
倒不是说如此反复会丢了他美国大总统的面子——事实上,特朗普反口的事情多了去了,并不差这一件,而是如果就这么取消了对华关税,不符合特朗普的赢学叙事。
要知道,特朗普能够赢得选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相对衰落。
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底层民众日子越来越难过,而政府口头上说得好听,却始终无法真正改善底层民众的处境。
美国底层民众因此对传统建制派失去了信心,这才有了政坛非主流特朗普的崛起。
然而,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失败已经证明,他的非主流手段也没法解决美国所面临的问题。
只不过是拜登政府遇上了后疫情时代,任内经济发展水平比特朗普第一任期更加糟糕,反衬地特朗普似乎干得不错。
加之拜登政府对于特朗普的政治追杀,引发了民众对特朗普的同情,这才让特朗普有机会卷土重来,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
如果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多少还抱着改变美国的信心和决心,但有了失败的教训之后,他显然已经意识到,美国的现实问题没那么容易解决。
相比之下,让美国民众感觉到政府正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通过精神安慰让民众感到满足,是一种更加容易也更加好用的办法。
故而,自特朗普再次担任总统以来,就连白宫官网都已经变成了“每日一赢”。
虽然这些“胜利”很多都站不住脚,好在经过多年的快乐教育,美国民众的认知水平已经不足以支持他们发现政府宣传的漏洞了。
通过舆论宣传,特朗普成功地让他的支持者们相信,自己正在带领美国走向胜利,但这么做也并非没有隐患。
那就是一旦特朗普不能继续“赢”下去,或者特朗普的某一“赢”没能糊弄住民众,让他们发现了“赢”的背后是“输”的本质,特朗普就将遭到反噬。
因此,哪怕特朗普已经意识到对华加征关税并不可行,他也不能就这么直接撤销,因为这不符合“赢”的需求。
毕竟,即使是美国民众的认知水平再低下,他们的基本判断能力也还是在的,没人会觉得退回原点也能被称为一场胜利。
尤其是特朗普这次要TACO的对象,是早被美国妖魔化的中国。
在美国的舆论氛围中,反华早就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美国的政客对华越强硬,越能收获民众的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的退缩无疑会被民众视为软弱,而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硬汉的形象,特朗普此前的胜利宣传也将遭到质疑。
在这样赢不了也输不起的尴尬境地下,特朗普只能祭出了拖延大法。
虽然无限延期听起来也不怎么好听,但只要双方还在谈,就不能认为美国输,如果舆论操控得好,甚至还能赢一赢。
毕竟在贸易战当中,美国是主动发起方,怎么不能说是美国仍在对中国施压呢?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