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考录取中,有一批专业即便有着 985、211 的名校光环,但仍被考生和家长集体抛弃,成为 “降分补录都无人问津” 的尴尬存在。
而所有这一切,早已被张雪峰提前预判 —— 他去年就提醒过这些专业前景堪忧,今年的录取数据再次狠狠验证了他的判断。
2025年高考五大遇冷专业分析及原因解读
2025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部分专业遭遇“滑铁卢”,即便名校降分补录仍无人问津。这些专业的遇冷与就业前景、课程设置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印证了张雪峰此前的预判。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五大“冷门”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小语种:曾被视为“外交官摇篮”,如今因AI翻译技术冲击、对口岗位有限(如外贸公司、大使馆),毕业生多转行。仅建议有出国意愿且能接受海外工作(如“一带一路”相关企业技术或管理岗)的男生报考。
市场营销:课程理论化(如营销学、管理学),缺乏实战技能,毕业生多从基层销售做起,面临高压力与高淘汰率。张雪峰直言“做销售不需要学历”,导致家长对其性价比产生质疑。
环境科学与工程:虽契合环保政策,但就业门槛高(优质岗位多要求硕士学历)、本科生薪资低(基层检测、运维岗),且行业受政策影响大、企业稳定性差。
工商管理:课程空泛(涵盖会计、人力、营销等领域但无核心技能),就业方向模糊,张雪峰评价“家里没企业要继承就别学”。
土木工程:受房地产行业收缩影响,招聘量断崖式下跌,毕业生薪资下滑,工作环境艰苦(如工地加班、长期出差),连传统强校也难逃降分潮。
二、专业遇冷的核心原因
就业质量差:五大专业平均就业率低于70%,部分甚至跌破60%,对口岗位少、薪资低、发展空间窄。例如土木工程毕业生实习工资低于外卖员,学前教育因幼儿园倒闭潮(上半年超3000所)导致岗位锐减。
课程与市场脱节: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理论多、实践少,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行业趋势变化:房地产降温冲击土木工程,AI技术替代小语种基础翻译,出生率下降影响学前教育等,行业波动直接导致专业需求萎缩。
三、张雪峰推荐的热门替代专业
与遇冷专业形成对比的是,张雪峰预测2025年以下专业将成报考热点,其共同特点为就业稳定、薪资高、契合国家战略: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进国家电网等系统概率高,被称为“铁饭碗”。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芯片产业需求迫切,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工程师起薪超25万。
口腔医学:本科即可执业,职业路径多元(如诊所、医院),收入高且稳定性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顺应“双碳”战略,太阳能、风能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信息安全: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需求激增,成为“数据守门人”的核心专业。
四、考生与家长的报考启示
理性评估就业前景: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名称,优先选择岗位需求明确、薪资水平合理的专业。
关注行业趋势:结合国家战略(如芯片、新能源)和技术发展(如AI、信息安全)选择潜力领域。
重视技能培养:优先考虑课程设置务实、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避免空泛的“万金油”学科。
家长和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日趋理性,“名校光环”不再是唯一标准,就业质量与个人发展空间成为核心考量因素。未来,专业的“冷热”将更紧密地与市场需求和产业变革挂钩。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