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巴铁这是彻底“翻脸”了?屡次对美示好,最后赢家却是中国?中美将携手办成

博览新说 · 前天 02:02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 7 月宣布将 “俾路支解放武装” 列为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外交部随即表态欢迎。这一互动引发国际社会对南亚地缘格局的重新审视。
1.jpeg

巴基斯坦近期与美国互动频繁,深层动因首先指向经济困局。这个南亚国家外债规模已突破 2800 亿美元,外汇储备仅能覆盖三个月进口需求,通货膨胀率连续六个月维持在 25% 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协议对其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而美国在该组织决策体系中拥有显著影响力。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今年两次公开表示愿与美国深化经济合作,背后是缓解债务压力的现实诉求。
军事装备体系的惯性依赖构成另一重因素。巴基斯坦空军现役战机中,F-16 系列占比达 35%,其维护保养体系完全依托美国技术标准。印度近年从俄罗斯、法国采购的新型战机形成代际优势,迫使巴基斯坦必须保持 F-16 机群的战备状态。2023 年巴方获准从美国采购价值 4.5 亿美元的战机零部件,这一交易打破了双方军事合作的五年僵局。
地缘战略平衡的考量同样关键。印度与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四方安全对话等机制中的合作持续深化,巴基斯坦需要通过提升对美关系对冲这种战略倾斜。巴外长比拉瓦尔・布托访美期间,特意强调 “巴基斯坦在大国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这番表态既向美国释放合作信号,也暗含对印度的制衡意味。
2.jpeg

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示好展现出多重战略算计。印度近年在俄印合作、伊朗恰巴哈尔港项目等问题上的自主倾向,让美国意识到需要通过巴基斯坦形成牵制。美国务院年度反恐报告中,将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数量上调至 14 个,为双方加强安全合作制造舆论铺垫。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试图通过改善对巴关系,影响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节奏。中巴经济走廊目前已完成 19 个能源项目和 4 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创造 19.2 万个就业岗位。美国在与巴方谈判中多次提及 “希望参与走廊建设”,实则想植入西方标准体系。
中巴关系的战略韧性并未因美巴互动受到实质冲击。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JF-17 战斗机生产线的本地化率已提升至 72%,完全摆脱对第三方技术依赖。经济层面,2023 年中巴贸易额逆势增长 6.3%,达到 2080 亿元人民币,中国保持巴基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巴基斯坦决策层对中巴关系的定位始终清晰。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年度报告明确指出,“与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外交政策基石”,这一表述连续十年未作调整。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巴方始终保持坚定支持态度。
“俾路支解放武装” 被列恐怖组织事件,意外为中美创造合作契机。该组织近三年实施的 27 起袭击中,11 起针对中资项目,8 起涉及美国企业利益。共同的安全威胁让两国在情报共享、联合预警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
3.jpeg

中美在反恐领域曾有成功合作先例。2001-2011 年间,双方在情报交换、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 137 次务实合作,有效遏制了恐怖势力蔓延。这种合作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具备复制价值。
中国在处理相关议题时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积极回应美方在反恐领域的合作提议,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巴直接投资同比增长 18%,重点投向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为巴方经济转型提供实质支撑。
南亚地缘格局的演变正呈现新的复杂性。美巴互动带来的短期变量,难以撼动中巴关系的长期根基。中美若能在反恐领域找到合作支点,不仅有利于地区稳定,更可能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积极因素。这场大国与地区力量的博弈,最终走向仍待观察,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推动共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始终清晰。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博览新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