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让印度意识到,跟中国的差距,没有美国帮衬,印度什么都不是。今天我们来聊聊美国对中国和印度截然不同的态度。
日前,美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痛斥印度的“奸商”行为。他表示,印方大量采购俄罗斯廉价石油,再通过转售牟取暴利,这种“印度式套利”是美国“不可接受”的,这也是美方加大对印度施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贝森特
数据显示,印度进口俄油的占比从俄乌冲突前的不到1%,飙升到现在的42%。因此,美总统特朗普本月初把对印度商品的关税加到了50%,这引起印度方面的强烈不满,印方认为美方“双标”,明明欧洲也在购买俄罗斯石油,甚至还捎带上中国,称中方也在购买俄罗斯石油。
结果美方并未理会印度的说法,依然只对印度加征“惩罚”关税。至于美国为何“双标”,贝森特也在采访中作出解释,他表示印度大量买俄油是为了倒卖,这显然是牟利行为,但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没有像印度一样的“套利”行为。
不得不说,虽然我不喜欢美国,但这次贝森特说的却是实话。中国多次强调,中方购买俄罗斯石油完全是基于国家利益采取的合理能源保障措施。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自身的石油产量根本不够使用,所以必须通过从国外进口增加石油储备,这是保障国内安全的重要措施。
印度总理莫迪
至于从哪里买这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事儿,谁也管不着。中国既没有倒卖石油,而且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也是国家间的正常贸易往来,没人能说三道四。再加上中国有稀土等一张张“王牌”,美国就算要对中国“下手”也要考虑考虑后果。这也让印度意识到,自己与中国的差距。
然而,抨击印度的美国官员远远不止贝森特一个。日前,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也发文抨击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是出于“机会主义”。他表示,印度的行为严重削弱了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的努力,他还声称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石油交易“为普京的战争提供了资金支持”。
纳瓦罗还将矛头指向印度的政治生态。他认为,印度的大型石油游说集团推动了俄印石油贸易,将国际制裁下的原油转化为高价值的出口产品,这其中的收益最终流向“有政治背景的能源巨头”。
纳瓦罗
纳瓦罗的表态正值美方贸易谈判代表团取消25日至29日的访印行程,这种直言不讳的批评反映了美印关系结构性的紧张,可能意味着美印贸易协议的前景愈发渺茫。
此外,纳瓦罗还直指印度“痛处”,称印度能大肆购买俄油完全是上届拜登政府的默许,拜登政府认为这有助于削减普京的石油收入,同时稳定全球油价。然而,纳瓦罗表示,拜登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过于软弱,并表示特朗普政府会直面这个问题。言外之意就是,没了美国的帮衬,印度什么都不是。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