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俄通婚剧增,若不了解俄罗斯女性生理缺陷,婚后可能会很痛苦

山水不相逢 · 17 小时前
小赵家里,厨房的那个白色大冰箱,总是呈现出奇怪的对半分。龙口大白菜腌成的酸菜,就在下层一左,旁边那锅红色的汤料,是娜塔莎那边从老家带来的包料。每次都稀里糊涂地摆到一起。谁也不觉得有什么怪。可有些事情,真的怪。
1.jpeg

俄罗斯媳妇“进入中国男人家”总人数超过70万。
黑龙江黑河,每周来婚介所问安娜的人,都排长队。不是什么明星选人比赛,没主持人,没人看直播。只是有人写了名字,有人等着见面。
2.jpeg

来自俄罗斯的新娘有7。3万人。
这些新婚夫妻,绕不开大大小小无法看见的东西。换了国家,很多事情都要自己琢磨好。新郎新娘记不住谁的生日,各自的母语总有发音颠倒。爱都是真的。不过也有两个人谁也不懂谁,南北差异不算太大。两国人的身体啊,问题大了。
俄罗斯那边,结婚适龄的女性会多一千多万没人选。老家的姑娘,对嫁人挺着急的。一些地方,女生总感觉没人选自己。中国东北,反过来,男人多于女人的数。辽宁算下来,嫁不了人的小伙子不少。
3.jpeg

彩礼贵不贵,俄罗斯新娘基本不太管。她们觉得好是真好,不太和中国某些地方比。金钱问题,没见得总第一。研究放到桌子上,对双方家庭分工这些,中国男人好像比俄罗斯人愿意下手干点活。安全感稳定点,姑娘喜欢。
但谁也没想到,味道是第一个矛盾。蛋白质进去了,居然是体味出来了。贝加尔湖女人,补充蛋白质饮品极多,高达120克一天。大部分俄罗斯姑娘有体味。中国男人闻不惯。婚前,对方香香的,婚后,专门去超市买去味的香皂。家里老人不说话,小两口经常关窗点香。
有的人刚结婚,满屋子找香水。有的人说,两个人吵架,是因为洗澡不用同一种沐浴乳。哈尔滨的哥们说,结婚头两月,为了体味买了半打除臭剂。后来觉得没办法,只能习惯。
4.jpeg

体型变化也有点快。三十五岁以后,俄罗斯女胖起来的比例比中国女的高得多。人家婚后正常发福。中国的丈夫往往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可能以为穿婚纱之后一年一年都是一个样。但现实不是。奥尔加,体重三年长了40斤。男方,每每看到,咕哝几句。婚介公司撸了个表,27%的家庭,因为体型吵翻分开了。
俄罗斯女性生育后肥胖率,35岁以上达到42%,远超中国。
还有的事情,小赵根本没想过。严重气候那边长大的女人,心脏有时候有问题。冷得天长日久,甲状腺也不好。后来发现,俄罗斯媳妇生完孩子容易突然觉得累。医生说,不是偷懒。中国男人,没想到就生气。
5.jpeg

冬天冷,俄罗斯人喝酒,吃肉,吃高热量食物。来中国也没改。皮肤老,是因为黑色素少。大太阳下,晒一会儿,闷,痒,变色快。中国男人有的嫌弃,说为啥和原来看到的不一样。她们解释不清。
文化问题,总容易让两个人就小事犯嘀咕。春节,娜塔莎怎么都弄不懂为啥每年非得全家一起吃饭,说自己国家节日只是小家庭自己团聚。中国家里,包饺子,包子,她说还有罗宋汤要煮。桌上菜一多,两国人的规矩,争吵就多了。
6.jpeg

俄罗斯女性侧重独立和个性,68%择偶先看才智、64%要忠诚,同时要私人空间。
花钱也不一样。俄罗斯女人觉得,手里有点钱就花,喜欢购物。中国男人把工资攒起来,总担心家里以后缺钱。再加上生活节奏都不一样,月初月末吵起来,谁都不吭声。
可也有成功的。广西的埃琳娜,来了中国五年。家乡饭做得不丢,还会自己腌酸菜。多凡学了点俄文,厨房里两国口音。两个人可以吵架,但饭桌从来不少菜。兰州的伊万诺夫,能包饺子。李丽烧得一手罗宋汤。两人餐桌上,不问规矩,问谁先端盘。
7.jpeg

大家都去学对方语言。哈尔滨俄语角的中国丈夫们下了班学单词。符拉迪沃斯托克汉语班里,准新娘认真记“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彼此努力,不止是凑合。
黑龙江绥芬河,两年里加了五家咨询事务所,专门帮中俄情侣解麻烦。哈尔滨的俄语班人数涨得快。结婚前后,几乎都得报个班。
8.jpeg

中国境内俄罗斯公民突破5万,女的占了78%。
但是分开的话也不容易,离婚诉讼要十五个月左右,花的钱占家产一成到两成。虽然难,数据表明,中俄夫妻没本地人分开的多。绥芬河婚介招来的统计说,这种跨国婚姻,离婚率只是一半都不到。
9.jpeg

做了多年的红娘说,知根知底其实不容易。可两个人能在矛盾里捱下来,慢慢就看到了不同不是麻烦,是种新鲜。
不是谁都能做得好。但越来越多的人,还愿意为和对方好好过日子,忍一忍,学一学。不为炫耀,只是生活。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山水不相逢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