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搬砖男孩林万东:高考713分,被嘲考上清华也没用的他,如今怎样

面面面食记 · 昨天 14:32
文|顺
还记得那位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仍在工地里挥汗如雨搬砖的林万东吗?
作为一个大山里走出的孩子,他竟然以713分的成绩成功走入了清华校园。
1.png

可是在当年,他的成功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网上更是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声音,
诸如“考上了清华又能怎样?清华不是天堂”,“将来一定要当凤凰男”等等。
那么如今的林万东,他过的到底怎么样?
2.png

从大山之子

林万东出身于云南省的一个偏远农村,那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当地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群山之间,很少有人走出。
山里什么都没有,村里的土房子更是处处透露着破败和贫穷,林家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闭塞的大山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3.png

林万东的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用自己的臂膀养活了一家老小。
但是有些时候,噩运偏偏会找到那些最可怜的人,林万东的父亲在一次干农活的过程中,不慎扭伤了腰部,这次受伤对他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4.png

他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而对于山村中的农民来说,重体力劳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一生中唯一赖以生存的途径。
一家人的日子本来就已经过的很紧巴了,但是偏偏林万东的父亲又患上了脑梗,
得病后他甚至就连语言能力都出现了问题,行动能力更是几乎为零。
5.png

这也就意味着,林万东的母亲除了养活一家人之外,还必须要照顾长期卧床的父亲,要知道林家可是有着整整六口人!
当时林万东的姐姐正在上大二,弟弟还在读高一,林万东自己也在读高中,当时的林万东就明白,读书是他一生唯一的出路...
6.png

林万东的家庭不同于一般山村中保守的农民家庭,林万东的父母其实很开明,他们支持自己的孩子读书。
不然林家的几个孩子,也不可能全都能考上高中,林万东的姐姐更不可能考上大学,
要知道村里的很多孩子,小学读不完就要被带回家里干活。
7.png

林万东自己也很争气,他从小就喜欢读书,
但是小学六年他唯一的一本书就是《唐诗三百首》,那本书都被他给翻烂了,上面所有的唐诗他都能倒背如流。
直到上初中之后,林万东才有机会从同学手里借书读,书也成为了林万东最好的朋友。
8.png

身边人的眼光也曾经给林万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上中学时林万东家里没钱给他买衣服,买鞋子,他一年也就只能穿那么一两套衣服。
很多同学嘲笑他家里穷,林万东一度非常苦恼,
但是最终他仍然化悲愤为动力,加倍的努力学习,因为他清楚,只有自己证明自己,以后才不会被人嘲笑。
9.png

整个高中阶段,林万东就没有好好睡过觉,早上天不亮,公鸡打鸣之前就起床,凌晨一点钟入睡都是常有的事情。
实在困得不行,林万东就狠狠的掐自己,寒来暑往,三年过去了,林万东写过的习题册有足足一米之高!
10.png

他就这么撑到了高考,高考结束后,林万东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他睡了一个懒觉,
睡到了自然醒,然后他决定和母亲一起去工地干活,为家庭分担一些压力。
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为家里分担压力,现在高中终于结束了,他可以承担自己的责任了。
11.png

随后他一头扎进了充满灰尘的工地,母亲询问他对高考是不是有信心,林万东风轻云淡的回答:
“放心吧,绝对七百多,我报了清华。”
当清华的录取通知书下来时,林万东甚至还在工地里干活,消息一经传出,震惊了全国...
12.png

到清华学子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质疑,或者说是“羡慕嫉妒恨”,当时网上很多人都说林万东就算是考上了清华也没有意义。
其实无非就是不能接受一位大山里的孩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罢了,无非就是羡慕他人的成功罢了。
13.png

不管旁人说了些什么,林万东最终都以713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录取,
他也依靠自己的努力,冲破了命运的重重枷锁,成为了一家人的骄傲,完成了自己的“逆天改命”。
然而进入清华大学后,他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他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前,他可能连接触电脑的机会都十分有限。
14.png

而他身边的同学,大多都出身城市家庭,他们可能早就已经领教过各种编程竞赛,电脑更是从小就在接触。
这也意味着,林万东即便进入了大学,也不能休息,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追赶自己身边的同学们。
15.png

天不亮就起来学习,再次成为了林万东的一种常态,结果大一期末考试,林万东就拿下了全系第一名的成绩。
两年前,林万东已经从清华大学毕业,那么如今的他,到底过的如何呢?
16.png

2023年林万东毕业后,作为定向选调生回到了家乡云南,从事基层公共服务工作,担任了村主任助理,开始加入振兴农村的事业。
当时有消息称,林万东为了回来拒绝了大厂的百万年薪邀请,林万东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那都是谣言。
17.png

林万东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的意义不是走出大山,而是为了回到大山改变大山。”
这或许才是林万东选择回来的理由,他希望改变家乡的现状,希望更多的孩子不必像他当初那样,经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
就这一点而言,他值得敬佩。
参考资料:
《713分考入清华的“搬砖男孩”,现在过得怎么样了?》上观新闻
《【毕业生故事】“搬砖”男孩林万东,从清华毕业去了这里……》 清华大学新闻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面面面食记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