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眠
编辑|冬眠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hr>这事真是来得突然。8月25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刚刚结束对印度的访问,跟莫迪、苏杰生这些印度高层谈了三天,双方好不容易达成了“10点共识”。
莫迪还在媒体上公开说“中国是伙伴”,态度看起来挺不错的。结果没过两天,印度外交部突然来了一记“急刹车”,说之前涉台的表态是“被误解了”,然后又重申要继续跟台湾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保持合作。
这波操作直接让中方“懵了”,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直接回怼:我们很意外,这可不是事实。这是一次赤裸裸的“反转”,而且反转得非常有针对性。
印度的试探
说白了,中印这段时间刚刚有点缓和迹象,印度就突然来这么一出,踩中中国最敏感的红线,台湾问题。这种事儿,不可能是“误会”。更像是印度在试水温,看看中方的反应到底有多强。
你看时间线就知道,这事儿不是巧合,8月25号,王毅访问印度结束;27号一大早,印度外交部“澄清”涉台表述;就在同一天,印度财政部又宣布暂停对棉花的11%进口关税。
然后王毅转头就去了阿富汗,再到巴基斯坦开三方外长会。这些动作连在一起,你要说印度不是在搞双面操作,那真是看不懂国际政治。
两面示好
其实印度这手“反转+示好”的组合拳,背后逻辑也不复杂。
一方面,印度确实想和中国搞好关系,尤其是边境问题别再出乱子;另一方面,它又不愿意把宝全押在中国身上,所以必须时不时给美国送点“态度”,免得被华盛顿冷落。
这次“澄清”涉台问题,其实就是想告诉美国:“别担心,我还是站你这边的。”而暂停棉花关税,更是给美国纺织行业递了个大红包,你看,我照顾你们的选票利益了。
但问题是,台湾问题不是一般的外交议题,印度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操作,既没真正赢得美国的信任,也把中国这边的耐心一步步耗光了。
中方策略
中方这次反应看似克制,其实挺讲究策略。王毅刚走完印度,就立马去了阿富汗、巴基斯坦,搞起了中阿巴三方外长会。
换句话说,中方并没有选择立刻翻脸,而是通过“区域多边联动”给印度施加压力。这也说明一点:现在中方对印度这种反复横跳的态度,已经从“劝你回头”,变成了“我另起炉灶”。
其实也不怪中国这样。过去几年,中印关系本来就不稳。边境摩擦、科技限制、经贸摩擦这些事没少发生。
印度一边跟中国谈合作,一边又在四方安全机制和美日澳搞团建,还总想在“台湾问题”上踩线试探。说到底,谁也不愿意跟一个说变就变的国家深度合作。
摇摆不定
而且别忘了,中国现在的区域策略已经越来越成熟。你不合作,那我就找别人合作;你想摇摆,那我就绕开你搞新通道。
比如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在加速推进,对接中亚的“北通道”也在谈。王毅这次出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绕着印度走”,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你不是唯一的选择。
对印度来说,这其实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最后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态度。很多人以为美国跟印度是“天然盟友”,但其实美国对印度也不是百分百放心。两国关系更多是“互利合作”。
美国要的是印度能帮它制衡中国,而不是来添乱。所以你看这次印度暂停棉花关税,背后就是为了缓和美印贸易摩擦,给美国选民一个交代。
但别忘了,美国最关心的不是棉花,而是芯片、军售、航母合作这些硬核项目。如果印度在这些核心合作领域继续磨叽,那美国也不会一直宠着你。
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印度的涉台反转事件,不只是一次外交失误,还是一次“战略脱轨”。
它让中方看清了印度的真正态度,也让外界重新评估了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可信度”。
参考信息:
陈卓:印度为何也开始在涉台问题上反复横跳?-2025-08-25 13:19·观察者网
外交部回应印度官员涉台言论:中方对印方所谓“澄清”感到意外,这与事实不符-2025-08-21 19:00·环球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