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谈判陷入僵局,印度打算怎么游说特朗普?苏杰生喊话美国,为何还要刻意对中印关系降温?
当地时间8月23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出席印度《经济时报》举办的论坛活动,围绕美印贸易谈判与中印关系两个焦点话题做出表态。
首先,针对美印贸易谈判,苏杰生重申印度的“红线”——坚决捍卫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他强调:“我们对此非常坚定,这是绝不会妥协的事情。”
同时,他批评美国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加征关税“不公平、不合理”,并质问道:“欧洲和俄罗斯的贸易规模更大,难道不是欧洲投入更多吗?”
表面看,苏杰生态度强硬,但实际上,印度并没有真正放弃与美国继续谈判的打算。
据《印度时报》爆料,就在美国新一轮关税即将生效之际,印度驻美大使馆悄然签署了一份合同,聘请了与特朗普团队关系密切的水星公共事务公司(Mercury Public Affairs),试图在华盛顿运作舆论和政治关系。
这家公司与特朗普阵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任白宫幕僚长苏茜,曾担任水星公司的联合主席;公司合伙人布莱恩则是特朗普过渡团队的传播总监。
根据合同,印度将支付每月7.5万美元的服务费,用于“公共关系、媒体关系以及政府关系建议”。
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尝试。今年4月,印度就与另一家游说公司 SHW Partners 签订为期一年的合同,每月支付15万美元。该公司负责人杰森虽然曾是特朗普的高级顾问,但最终并未在贸易谈判中发挥实质性影响力。
换句话说,印度这条“游说路线”到底能不能走通,依然存疑。
其次,苏杰生也试图对中印关系降温。
之所以会谈到中印关系,主要是美国方面有声音认为,在美印关系闹僵以后,印度就顺势倒向了中国,并试图以这种方式向美国施压。
不过苏杰生解释将中印关系的改善,视为对美关系发展的直接反应是一种“错误的分析”。他指出,中印之间的互动是很早以前就定下的,与美印关系没有直接关系。
这一表态,显然是为了避免美国误判,以为印度在拿“中印关系”做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毅外长访印后,印度外交部就曾急忙“澄清”,声称苏杰生只是重申“一个中国”的立场没有变化,但并未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这种模糊表态,带有明显的战略考量,却也招致中方提醒。
从苏杰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印度并没有放弃对美国的幻想。通过公开喊话与私下游说双管齐下,印度仍希望在特朗普执掌白宫的背景下,获得某种缓和空间。
但问题在于,一旦特朗普接受印度的橄榄枝,他极有可能提出新的条件——比如要求印度在中国问题上表态甚至采取行动。届时,印度是否有能力顶住压力,坚持战略自主?恐怕外界信心并不高。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