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为何越南人不认自己是东南亚人?网友: 因为东亚的罗马活了五千年

刘白惜 · 6 小时前
1.jpeg

2.jpeg

不少越南人,尤其是北部的那些,在国际上聊天的时候,总爱强调自己是东亚人,而不是东南亚人。这事儿不是空穴来风,得从历史和文化说起。简单点讲,越南人觉得东南亚那帮国家多半受印度文化熏陶,建筑是尖塔,宗教是印度教佛教混搭,社会结构还带点种姓影子。可越南不一样,他们觉得自己骨子里流着汉文化的血脉,中国那个五千年不灭的文明,就像东亚版的罗马帝国,影响深远,越南人就觉得自己是这个文明的延伸版。
先说历史吧,这得追溯到秦汉时候。秦朝赵佗南下,建立南越国,那时候今越南北部就纳入中国版图了。汉朝正式设交趾郡,管了上千年,直到唐末宋初才彻底独立。期间,越南人学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官员选拔用儒家经典,宫廷礼仪模仿长安模式。唐朝设安南都护府,越南人用汉字写东西,诗歌受李白杜甫影响。独立后,李朝、陈朝、黎朝这些王朝,继续用汉文做官方语言,皇帝穿龙袍,祭祖用汉式碑铭。就连农耕技术,水稻梯田和水利工程,也从中国大禹治水那儿学来。网友常说,中国文明像罗马一样绵延五千年,没断过根,越南人觉得自己继承了这份遗产,而不是东南亚那些从印度传来的梵文和种姓体系。
3.jpeg

文化上,越南人更贴近东亚。节日方面,他们过春节、中秋、端午,吃粽子放灯笼,跟中国韩国差不多。东南亚其他国家呢?泰国缅甸多过泼水节、宋干节,受佛教影响,节日带点印度风味。越南的儒家教育,强调孝道和科举,官员得熟读四书五经,这在东南亚独一份。语言上,虽然现在用拉丁字母,但以前全靠汉字和喃字,词汇里一大半从汉语来。外貌和体型,越南人黄皮肤、扁平脸型,跟中国人日本人相似,不像东南亚的棕皮肤高颧骨。经济贸易上,越南的伙伴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制造业转移来自东亚,出口电子产品和纺织品,融入东亚供应链,而不是东南亚的橡胶和棕榈油。
4.jpeg

网友们在网上讨论这个,常拿欧洲比喻。罗马帝国灭了后,欧洲各国都争着说自己是罗马正统,神圣罗马、拜占庭啥的。越南人也是这样,中国是东亚罗马,五千年文明灯塔,越南觉得自己是小中华,瞧不起周边占城、高棉这些受印度影响的国家。网上有个说法,越南人恨中国人,又恨自己不是中国人,总在矛盾中纠结。面对印度人贬低中国时,越南人会跳出来反击,可对中国自己又爱吐槽。这反映了身份认同的纠葛,他们想独立,却离不开文化根源。
5.jpeg

再深挖点,地理位置是东南亚,可文化拉锚在东亚。联合国和世界地图把越南归东南亚,但越南人心里不服。北越人尤其明显,受汉文化浸染最深,南越受法国殖民影响多点,但整体上,东亚认同占上风。现代社会,越南年轻人学汉语,看中国剧,从西游记到当下热播剧,影响两代人。足球队参加东南亚运动会时,他们开心,但一说身份,就强调东亚。经济腾飞后,越南更想挤进东亚圈,贸易伙伴前几名是中国韩国日本,投资来源也多东亚企业。
6.jpeg

这个心态不是今天才有。历史上,越南王朝自称南帝,对中国称臣,但内部视自己为中华继承者。阮朝统一南北后,皇帝用汉文诏书,设翰林院编史书。法国殖民后,去汉化政策推行,拉丁字母取代汉字,但文化底子还在。独立后,越南继续保留儒家痕迹,教育体系有科举影子。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泰国缅甸的宫廷受印度影响,建筑是金顶寺庙,越南的故宫更像北京故宫缩小版。
网友吐槽,越南宣传自己被中国统治千年,有东南亚最正宗中华文化,却对中国恶意最大。这点挺有意思,恨中带羡,羡中带恨。网上有个梗,对越南最大侮辱就是说“你们东南亚人”,他们立马炸锅,自称东亚大越南。为什么?因为东南亚在他们眼里是蛮夷地带,受印度文化熏陶,发展慢,越南觉得自己高一等。东亚罗马活了五千年,中国文明不灭,越南借此抬高身价。
7.jpeg

从人口看,越南有京族,大部分是京人,跟中国壮族相似。海外越南移民,在欧美定居时,更强调东亚身份,融入当地社会时,用文化根基区分自己与西方。历史纠葛加岛屿争端,让越南对中国复杂,但文化认同拉近距离。现代越南经济融入东亚,节日沿中国习俗,国际场合强调东亚定位。
8.jpeg

再想想东南亚整体格局。泰国、缅甸、柬埔寨这些,受印度佛教影响深,文字从梵文来,社会分层有种姓遗风。越南不同,农耕模式从中国传入,水利工程仿效古法。水稻梯田遍布北部山区,民众肤色黄种,面部轮廓清晰。经济上,越南制造业崛起,吸引东亚投资,出口到中国日本。文化自称小中华,视周边为外邦。
9.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刘白惜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