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女篮五人首发阵容有何奥秘?已基本锁定2026世界杯名单

碧海分享 · 9 小时前
中国女篮2025:双塔为轴、空间重塑,一场“年龄换未来”的豪赌


一、内线:双塔不是加法,是乘法




1.jpeg

1. 李月汝——“130公斤深蹲+37.5%三分”的错位杀器


在WNBA,她把传统五号位的对抗与四号位的射程塞进同一具身体:
- 低位:深蹲130公斤带来的下肢刚度,让她在接球瞬间就能完成沉肩、卡位、起跳三步合一,防她的人必须提前上夹击。
- 高位:37.5%的三分命中率是真实威胁,不是“被放空的回应”。当她在弧顶做“幽灵掩护”外弹,对手中锋被迫扑到三分线外,禁区瞬间真空,韩旭或罗欣棫的反向空切直接变成上篮训练。


宫鲁鸣说“战术价值无可替代”,翻译过来就是:只要她站在场上,中国队的每一次挡拆都自带两套解题思路。


2. 韩旭——2米08的“高炮台”+“高位发牌员”
- 土耳其联赛29分9篮板那场球,她投了5个三分、4次高位策应助攻,把“中锋”两个字拆成了“中”和“锋”。
- 与李月汝的“高低连线”已成固定套路:韩旭罚球线接球,李月汝从底线绕出接球背打;若对手收缩,韩旭二次外弹投空位三分——一个回合,两次错位,三次选择。


她的中投命中率62%,本质是对手在“被拉空”和“被投死”之间只能选一个。


2.jpeg

二、锋线&后卫:提速、投射、换防,缺一不可
3. 罗欣棫——38.5%三分背后的“隐形3D”
- 三分:2023亚洲杯决赛5中3的底角三分,全是接韩旭策应后的半空位,出手0.4秒/次。
- 防守:WCBA场均1.8次抢断,靠的是“预判传球路线+横移补位”,不是赌博式抢断。她能把对手小前锋逼到边线,再让杨舒予完成夹击,形成“锋线双锁”。


4. 杨舒予——183cm的“后卫接班人”,用防守买上场时间
- 进攻:场均5.7次助攻,60%来自突破分球;当对手用换防破解双塔,她第一个杀进去压缩防线。
- 防守:与陈玉婕的每日加练,把换防成功率从45%拉到65%。宫鲁鸣的考核标准很简单:防不住欧美后卫,就别谈什么未来。


5. 张子宇——2米26的“第三高度”,战术试验田
- 首秀对波黑12分,6次进攻全是“高举高打”终结,0次运球,效率值+18。
- 教练组给她布置的作业:高位手递手、对角长传、弱侧二次策应。如果她能学会“高位做墙+低位终结”,中国队就能摆出“三高”阵容:韩旭4、李月汝5、张子宇6,直接把禁区变成“禁飞区”。


三、战术革新:把“空间”写进DNA
- 五外雏形:韩旭/李月汝都能拉到三分线,罗欣棫底角牵制,杨舒予45°随时准备突分,张子宇在替补席提供“双塔Plus”选项。
- 攻守转换:集训队平均年龄23岁,宫鲁鸣的要求是“7秒内完成一次高质量进攻”。双塔不再慢悠悠落位,而是直接参与快攻——韩旭抢篮板后长传,李月汝跟进空接,速度比2024年提升1.8秒/回合。
- 老将淡出:李梦、张茹的离开确实带走经验,但也把“球权、出场时间、更衣室话语权”一次性让给中生代。宫鲁鸣的赌注是:用10场国际热身赛的学费,换世界杯的爆发。


四、风险与终局:附加赛是试金石,世界杯是验钞机
- 附加赛:对手大概率是韩国+新西兰,中国队需要证明——当李月汝被夹击、韩旭被拉出禁区、罗欣棫三分失准时,杨舒予的突破和张子宇的二次进攻能不能兜底。
- 世界杯:如果“双塔+空间”能撑满40分钟,中国队就能在小组赛避开美国、澳大利亚,直接冲击半决赛;如果张子宇的成长速度赶不上对手针对双塔的夹击策略,中国女篮可能再次止步八强。


3.jpeg

总结:


中国女篮把未来押在“更高、更快、更准”的三角公式上——高的是双塔,快的是锋卫,准的是全员三分。附加赛只是开卷考,真正的阅卷人是2026年世界杯的24支参赛队。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碧海分享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