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总理“录音案”终审在即,政治命运悬念待解
泰国政治舞台近期因总理佩通坦深陷“录音案”而风云变幻,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目光都聚焦于8月29日泰国宪法法院的最终宣判。这一裁决不仅关乎佩通坦个人的政治生涯,更将深远影响泰国未来的政治格局走向。
一切源于一段私人通话录音的曝光。今年6月中旬,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就泰柬边境局势进行沟通的一段17分钟通话录音流出。录音中,佩通坦亲昵称呼洪森为“叔叔”,请求其协助缓解边境紧张局势,还对泰国陆军第二军区司令本辛作出“疯子”“政府的敌人”等评价。彼时,泰柬边境局势本就微妙,5月28日两国军队在边境争议地区发生短暂冲突,造成1名柬军士兵死亡。这通录音的泄露,瞬间在泰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消息传开后,泰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民众和政坛各方反应激烈。执政联盟第二大党自豪泰党迅速宣布退出执政联盟,要求佩通坦为录音事件负责并辞去总理职务。上议院议长蒙坤·素拉沙乍也向反贪污委员会和宪法法院提交弹劾请求,指控佩通坦违宪。在巨大压力之下,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宣布受理调查佩通坦违宪行为的请愿书,并当即决定暂停其行使总理职权,自此,佩通坦陷入了政治危机的泥沼。
在这之后,佩通坦积极为自己辩护,努力争取政治命运的转机。8月14日,她向宪法法院提交书面说明,坚称自己的行为并未违反《2021年政治职务公务员道德守则》,还请求传唤5名国家安全及边境事务专家作为证人,期望借专业人士之力还原事实真相。8月21日,正值佩通坦39岁生日,她自信现身宪法法院门口,身着白色泰式套装,胸前别着象征王室忠诚的黄色蝴蝶结,以从容之姿面对镜头,随后进入法庭参加关键听证会。听证会上,辩护律师当庭播放完整版录音,试图为她洗刷嫌疑。原来,在洪森提出“让泰国军队后撤20公里”这一要求时,佩通坦当场回应“这需要国会授权”,并非毫无原则妥协;国家安全委员会前顾问也出示文件,证实通话前三天军方曾建议“必要时可示弱以争取谈判时间”,表明佩通坦当时的言辞或为遵循军方策略。
随着29日宣判日的临近,泰国权威媒体《民意报》分析,此次裁决可能出现三种结果:一是法院裁定佩通坦无违宪行为,驳回罢免申请,她将得以继续担任总理,重回岗位,这无疑将稳定为泰党及政府的执政局面;二是法院判定佩通坦违宪,她将立刻被罢免总理职务,届时议会需依据宪法选出新总理,为泰党的猜卡森、泰自豪党的阿努廷等都可能成为参选人;三是若政治局势失控,临时总理或许会建议解散议会,但最终需国王批准,解散议会后,45 - 60天内要重新举行大选。
反对派人民党更是放话,若佩通坦成功度过此次罢免案,他们将立刻发起对她的不信任动议,认为她的政治行为和言辞不符合公众期待,想借此对她施压,提升党内影响力,在未来政治竞选中抢占更有利位置。
不管最终裁决结果如何,“录音案”都给泰国政坛带来了震荡,暴露了泰国政治内部的分歧与矛盾。泰国各界正屏息以待,等待宪法法院的最终宣判,这场裁决必将重塑泰国当下的政治生态,泰国的未来走向也将由此改写 。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