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贸易战的背后,最大受益国发声:中国已取消所有反制和壁垒

科学知识点 · 8 小时前
一幅阿尔巴尼斯笑容满面宣布消息的照片在网络上疯传,澳大利亚真的成了中美博弈中“两头通吃”的赢家吗?
1.png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那张喜笑颜开的照片,几乎传遍了全球各大媒体。就在8月27日的一场峰会上,他激动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取消所有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反制和壁垒​!
每一艘从澳大利亚港口驶往中国的货船,在他眼里都成了“区域共同体”的胜利象征。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客套话,背后是实打实的经济利益和战略转变。
贸易壁垒消除的实实在在好处
2.png

中澳之间的贸易关系回暖可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从2023年8月开始,中国率先停止了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惩罚性关税。
接下来的一年里,变化更加明显。到了2024年3月,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税也被正式取消。去年12月,就连龙虾和部分肉类的进口壁垒都一并移除了。
这一系列动作让澳大利亚的出口商们笑逐颜开。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中澳双边贸易额高达​​21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国家眼红。
3.jpeg

南澳大利亚州的对华出口额更是飙升了33%,创下了43.9亿澳元的历史新高。看得出来,这种增长势头今年还会更加强劲。
中美博弈中的“渔翁得利”
中美贸易战持续这么久,双方互相加征关税,没想到最大的赢家居然是澳大利亚。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加征15%到20%的关税,但对澳大利亚却出人意料的“宽容”,只维持了10%的“基准关税”。
4.jpeg

为什么澳大利亚能获得如此特别的待遇?​​稀土资源是关键因素​​。美国国防部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盟友的供应链安全比关税收益更重要”。
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美国急需构建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产业链,而澳大利亚丰富的稀土资源正好成为美国供应链“去风险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农产品贸易更是如此。美国农产品因为高关税难以进入中国市场,澳大利亚产品顺势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中方重要的进口替代来源。
5.jpeg

澳大利亚的务实转向
别忘了,就在不久前,中澳关系还是一片冰冷。前任莫里森政府时期,澳大利亚甘当美国对华战略的“马前卒”,结果招致中国的贸易反制,两国贸易关系一度遇冷。
阿尔巴尼斯上台后,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工党政府一改以往的对抗姿态,主动伸出橄榄枝,致力于修复对华关系。
这种务实的做法很快收到了成效。中国似乎有意将澳大利亚塑造成一个范例——​​一个证明西方国家可以与中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样本​​。
6.jpeg

加拿大的处境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它因为紧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结果招致中方猛烈反制,经济损失惨重,成为了反面教材。
经济与安全之间的艰难平衡
但别以为澳大利亚会在安全问题上“倒向”中国。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它在经济上靠近中国的同时,在安全层面却与美国绑得更紧了。
7.png

就在今年8月15日,澳大利亚与菲律宾在南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地点距离黄岩岛仅约240公里。演习内容极具实战意味——模拟夺回一个被假想敌控制的岛屿。
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策略,让澳大利亚短期内赢得了巨大灵活性和发展空间。但这种在钢丝上跳舞的平衡术,内在张力已经显而易见。
中国驻澳大使肖千说得很好:“中澳关系的本质应该是互利共赢,不应被冷战思维或是零和博弈的陈旧观念绑架。”这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未来展望与挑战
澳大利亚能永远在经济利益和安全依附之间左右摇摆吗?答案恐怕没那么简单。
8.jpeg

要想长期保持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优势,澳大利亚必须制定真正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对美国的安全绑定。
经济层面的事实摆在那里:​​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21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背后,是两国在能源、农产品、制造业等领域的深度互补。
若澳大利亚因跟随美国的战略而损害中澳关系,最终失去的将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但如果能平衡好与中美两国的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就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9.jpeg

澳大利亚的案例给世界打了个样:在大国博弈中,谁能灵活应对、务实处理关系,谁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长期来看,没有哪个国家能在“阵营对抗”中独善其身。只有坚持独立、理性的外交政策,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毕竟经济合作与安全博弈就像两条腿走路,只有协调一致,才能行稳致远。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科学知识点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