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还不满一年,中方代表团突然直奔华盛顿!3天密谈结束,李成钢临走前留给美方的一句话,值得特朗普团队认真领会。
中国商务部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
要知道,前几年特朗普对着中国商品加关税时有多硬气,现在面对中方代表团的态度就有多微妙 —— 这场看似普通的经贸会谈,背后藏着中美关系的大转向。
据观察者网报道,就在美国当地时间 8 月 27 日到 29 日,中国商务部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副部长,带着中方团队在华盛顿连轴转了 3 天,见了美国财政部、商务部的官员,还和美国商会的代表们聊了不少。
离开之前,他特意强调:“中美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可放在特朗普两任期对华态度的变化里,分量完全不一样。
中美经贸会谈
先来看看特朗普的 “前后反差”:从 “打贸易战” 到 “主动谈合作”,到底为啥变了?
前几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对华经贸那套简直 “硬到骨子里”。
2018 年说翻脸就翻脸,对着几千亿中国商品加关税,还盯着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 “下狠手”,不准美国企业给核心技术。当时不少人都觉得,中美经贸要彻底闹僵了。
可结果呢?美国自己人先扛不住了。中西部的大豆种植户,以前靠卖大豆给中国赚不少,中方一反击,大豆堆在仓库里没人要;
汽车厂也喊冤,关税一加,零件成本涨了,卖车价格也高了,老百姓不买账,销量直接下滑。
这种 “斗则俱损” 的局面,特朗普第二任期显然不想再继续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
今年 6 月就有苗头了 —— 中方牵头人和美国财长他们在伦敦开会,居然谈出了个合作框架,之后又在瑞典巩固了共识。
这次李成钢去华盛顿,就是接着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事儿往下聊。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克雷格・艾伦在和李成钢聊的时候,直接说了大实话:“美国企业根本不能失去中国市场,现在只有好好合作这一条路。”
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政府想 “务实一把”,不再搞之前的 “极限施压” 了。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克雷格・艾伦
而这3天密谈到底谈成了啥?就要看接下来中美各自的通报了。而从李成钢的 “临别提醒”,可以窥见中美关系的 “关键信号”。
很多人可能没在意,李成钢临走前强调的 “中美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在点醒特朗普政府。
回顾这些年中美经贸往来,最大的问题就是 “共识落不了地”。
这次李成钢把这句话摆出来,既是提醒美方 “说话要算数”,也是给后续合作划了 “底线”——
要是连元首定好的共识都落实不了,那后面的合作根本没法谈。
特朗普经贸团队
而且这话不只是说给美国政府听的,也是说给美国企业听的,让他们知道,中方是真心想好好合作,但前提是美方得拿出诚意。
别以为这场会谈只关乎中美经贸,把它放到更大的地缘政治框架里看,会发现不简单。
现在全球经济都不太好,欧洲、东南亚这些市场需求不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了很多国家的 “合作首选”。
特朗普政府现在转向务实合作,不只是为了美国经济,也是想在全球竞争中,通过中美经贸合作占得先机。
繁忙的港口
而且,中美经贸关系的变化,还会影响其他国家的战略选择。比如日本、韩国这些美国的盟友,一直盯着中美关系的走向 ——
要是中美能好好合作,他们在和中美做生意时也能更安心;要是中美再闹僵,他们夹在中间会更难办。
还有中东、拉美这些资源出口国,中美经贸活跃了,对能源、矿产的需求会增加,他们的经济也能跟着受益。
中美关系成为韩国对华外交风向标
当然,对于在经贸领域怎么跟中国打交道?特朗普政府内部还有不小的分歧,所以暂时也不能太乐观,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内部不是铁板一块,还有不少 “强硬派”,总想着在技术封锁、实体清单这些事儿上给中国找麻烦。
比如之前有美国官员提议,要进一步限制对华芯片出口,要是这些人占了上风,刚谈好的合作可能会受影响。
芯片技术
另一方面,美国 2026 年中期选举快到了,特朗普为了巩固基本盘,说不定会再打 “对华牌”。
前几年大选以及中期选举的时候,他就靠 “展示对华强硬立场” 吸引了不少选票,这次会不会故技重施?这都是未知数。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务实合作” 还是主流。
美国商会最近出了个报告,83% 的美国企业想继续和中国做生意,67% 的企业反对再对华加关税。
这些企业的声音,会成为推动中美经贸稳定的重要力量 —— 毕竟企业要赚钱,总不能一直跟着 “政治对抗” 走。
美国 2026 年中期选举快到了
说到底,特朗普两任期对华政策的转变,不是 “突然心软”,而是现实逼出来的选择。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要是一直对着干,不仅自己受损,全球经济都会受影响。
李成钢临走前的那句话,与其说是 “提醒”,不如说是 “期许”——
只有把共识落到实处,好好合作,中美经贸才能摆脱 “反复无常” 的毛病,也才能给全球经济注入 “稳定剂”。
中美关系
接下来中美双方的会谈还会取得哪些成果?美方会不会真的兑现承诺?这些都得等着看,但至少现在,中美经贸终于有了 “往好走” 的迹象。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