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代表团密谈3天,中方临走前给出忠告,特朗普能听懂吗?

特伽博学 · 4 天前
第一轮闭门对话刚散场,华盛顿没有发布联合声明,这个沉默本身就是结论——美方依旧拿不出一份所有利益集团都愿意签字的方案。
特朗普团队为什么突然急着拉中方坐下来?答桉写在美国人的购物小票里:从洗衣粉到汉堡肉,全线标价抬了两成,还在不停往上蹿。吃亏的选民正盯着2026年中期选举,白宫若继续拖,通胀就成了对手手里的免费广告。
1.jpeg

关税像按在油门上的砖头,一直烧的是美国自己的油。以底特律为例,零部件成本一年内跳涨17%,一半厂商被迫缩减夜班;反而墨西哥装配线开足马力接单。这不是“全球化失灵”,而是“加税反噬”——资本天然逐利,关掉的门它会去找窗。
农业带的火气更直接。爱荷华州玉米储罐越堆越高,期货价格却被巴西大豆拖着走低。农户跟着议员跑去国会拍桌子:“让我们继续失去中国市场?那就祝您连任失败。”这种喊声,比任何官方统计都刺耳。
特朗普想补洞,便用“买农产品换关税”的老剧本。问题是十年间格局早变了:巴西港口装船量翻番,阿根廷干线铁路直抵内陆大豆区,成本优势与配送效率双重挤压美国。中国买家再精简不过——谁价低、谁守时,就签谁。
2.jpeg

谈判桌上,美方祭出“部分取消+国家安全豁免”的组合拳,看似退让,实则给高利润行业留后门。可iPhone涨价100美元、销量掉5%的现实说明,选择性减税根本无法平息产业链的传导式涨价。
技术出口同样自相矛盾。华府抱怨“中国高科技不够依赖美国”,却把5G芯片、航空发动机列入“不可外流”清单。结果,高通去年失去180亿美元营收,中方反手加大本土芯片研发投入,比亚迪动力电池占全球份额跃居前列。拖慢别人脚步的也掐断自己油管。
更尴尬的是,美国内部没有统一剧本。商界要降税、农户要订单、军方谈安全、鹰派谈选票,谁都想赢,谁也不肯让。于是谈判代表只能背一口袋互斥的条件上场,桌对面自然看穿——这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内部拉锯的延伸。
3.jpeg

在北京视角里,这场对话并非救命稻草,而是常规作业:能互惠就合作,标价太高就转头布局东盟、拉美和非洲。中国今年对“全球南方”出口同比增幅持续两位数,说明替代市场并非遥远概念,而是已经跑通的管道。
外界经常问,中方为什么态度平静?因为底牌足够厚。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三成,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七成,这些新动能可以替补传统外向型订单的波动。即便华盛顿再拖,损失也在可控范围。
完全脱钩不现实。美元信用依旧主导国际结算,美企仍手握部分高端技术。问题的关键是:美国要继续收“过路费”,还是与中国共享新的产业红利?一味加税是堵口而非捞金,算账的人心里明白。
所以解决路径也不神秘:1) 关税要一次性全部撤,不搞“礼品袋”式豁免;2) 技术出口清单要透明,别打着安全旗号人为加码;3) 农业合作可以加,但必须与市场价格挂钩,而非政治配额。
能做到这三条,中美经贸关系自然回暖;反之,只会让资本继续迁移、让盟友疑惑观望。全球化时代,没有哪条供应链能被单边意志锁死,谁先松手,谁就先恢复增长。
李成钢在会场外句子不长,却掷地有声:“合作是双向道。”翻译成更直白的话——世界不会等一个在路边犹豫的美国。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特伽博学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