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杨紫韩东君《家业》12月要播了!啃包子时刷到消息,馅都掉裤兜了

简单橘子 · 昨天 11:40
刚刷完预告片,我满脑子只剩一句话:终于有人把老祖宗的墨香拍成故事了!12月,杨紫韩东君带着《家业》杀来,背景设在嘉靖年间的徽州墨坊,一个姑娘偏要搅进男人堆的商战,还要护住祖传手艺。
1.png

我第一反应是:她到底怎么把一块黑乎乎的墨条,变成救命的筹码?
2.png

先说李祯。
她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大女主,预告里她袖子一撸,直接跳进墨缸搅料,脸上溅得全是黑点子,还冲伙计吼“松木芯烧到第三道火再叫我”。
就这一句,我信了这姑娘真能撑起一个坊。
她小时候被长辈按在闺房学女红,结果自己偷跑到后院看捶墨,木槌砸在墨团上的声音比鞭炮还响,她说听着心里踏实。
后来家里出事,长辈们只会哭,她站出来:墨坊不能倒,我嫁不出去也得让它活下去。
韩东君演的程家少爷更逗。
预告里他捏着一块墨条挑剔“松烟不够细”,李祯反手把墨条掰开塞他嘴里:“你尝,苦不苦?
3.png

苦就对了,说明火候到家。
”两人斗嘴像说相声,但转头就能联手坑隔壁想抢松山的奸商。
最绝的是他们签山民合同那场戏,没桌子,直接拿墨模当印泥,按完手印李祯顺手把墨模往怀里一揣:“这算定金。
”奸商脸都绿了。
剧组是真下血本。
晾墨的绳子是找皖南老篾匠编的,墨缸釉色对着博物馆藏品调色,连墨模上的缠枝莲纹都是非遗师傅一刀刀刻的。
有个细节把我看愣了:烧松烟时火焰从蓝变橙的瞬间,镜头给了个特写,旁白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眼睛比温度计准”。
4.png

我突然明白,他们拍的不是剧,是把手艺人的呼吸声录下来。
更狠的是家国线。
倭寇打过来,李祯把墨坊改成临时军械库,墨条磨成粉做火药引子,墨模翻过来当盾牌。
她站在城墙上喊:“墨能写字,也能点火!
”那一刻我鸡皮疙瘩掉一地,原来文化传承不是穿汉服摆拍,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家伙事儿。
现在剧组还要搞纪录片,带观众去黄山脚下亲手烧一窑松烟。
杨紫直播里说拍捶墨戏时手肿了三天,韩东君补刀:“她肿着手还抢我鸡腿。
5.png

”我突然觉得这俩人不是在演戏,是真的被墨香腌入味了。
说到底,《家业》最戳我的,是它把“传统”俩字从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拽出来,拍成会吵架会流血的活人。
李祯用墨条砸过奸商的门板,也用它给弟弟写过家书。
墨黑得像夜,但落在纸上,就是能照亮一家人的光。
12月开播,我等着看李祯怎么把一块墨条,从灶台边卖到战场上。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从来就不是摆设,是能让我们挺直腰杆的底气。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简单橘子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