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名单刚公布,杨力维、李梦、王思雨集体消失,宫鲁鸣一句话把所有人打懵:老将先歇着,明年再看。
这一歇,可能直接歇到退役。
宫鲁鸣手里的合同签到2028,权力大到能拍板阵容、训练周期、甚至比赛风格。
亚洲杯半决赛输给日本后,他把锅甩给集训时间短,热搜挂了一整天。
赢球归自己,输球赖环境,这套逻辑在男篮用过,现在原封不动搬进女篮。
篮协领队对外放风:老将不是不要,是状态待定。
翻译过来就是:先别占坑,年轻人要上。
杨力维直接转成助教,李梦微博送祝福,潜台词都懂——江湖再见。
换血本身没错,错在节奏。
韩旭、张茹这批中生代还没完全接棒,00后的小将国际赛经验几乎为零。
明年2月世界杯预选赛就要开打,半年时间填坑,难度堪比高考前三个月从零开始学高数。
更麻烦的是训练模式。
宫鲁鸣在男篮时期搞过三个月封闭集训,每天跑圈上万米,球员尿血的新闻上过报纸。
现在女篮照搬,姑娘们能不能扛住另说,伤病名单先拉响警报。
权力集中带来的副作用肉眼可见。
教练组名单里,年轻助教挂零,全是老面孔。
宫鲁鸣自己辞了篮协副主席,结果官网还挂着名字,待遇照拿。
这种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安排,换谁都难服气。
对比隔壁日本女篮,换血用了四年。
2019年开始让高中生打亚洲杯,2023年直接夺冠。
中间输过菲律宾、输过韩国,但体系稳住了。
中国女篮想半年完成人家四年的路,除非天降奇迹。
球迷最担心的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
如果预选赛翻车,连正赛都进不去,这批老将连谢幕战都没得打。
别不信,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篮就是预选赛翻车,最后靠外卡才挤进去。
说到底,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更是整个系统的博弈。
宫鲁鸣一个人再强,也填不了青训断层、联赛水平、医疗团队这些坑。
现在把宝全押在一个人身上,和押大小没区别。
你更看好哪种结局?是老将复出救火,还是新人直接扛旗?留言说说。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