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打起来你捐一个亿,现在孩子蹲地上吃饭你咋不掏食堂?
”——9月3号阅兵结束当晚,张雪峰在员工大会上拍桌子:账上永远留一亿,只要统一枪响立刻打出去。
视频一出,热搜爆了。
网友先分两队。
一队点赞:比光喊口号强,起码真敢写数字。
另一队翻旧账:三月才说退网,九月借爱国复出,算盘珠子蹦脸上。
还有人把俄乌账单甩出来:一天烧五亿美元,一亿只够俄方买半天子弹,别自我感动。
吵到深处发现,大家气的不是捐不捐,是“战争预备金”四个字听着刺耳。
郑州那所没食堂的小学又被拎出来:三百个孩子蹲操场啃干馍,造价两百万的食堂他一个热搜就能盖十所。
账上留一亿,先留的是流量,真打起来这钱够不够另说,眼下看得见的孩子饿肚子倒没人提。
再扒一层,官方口径一直是和平统一,他非预设“枪响”,把最极端场景当营销背景板。
粉丝洗地:情绪到位说两句咋了?
路人回怼:情绪值钱,那农村娃的胃口不值钱?
教培咨询一次收几千,转头骂“老子捐一亿”,听着像拿家长的钱买自己的民族英雄人设。
最扎心的是数据对比:一亿只占去年全国教育经费的0.0002%,刚好够盖三百所乡村小学食堂,而俄乌每天砸的钱能盖两万五。
数字摆在这,所谓“巨资”只是战争碎钞机里的一粒沙,却足够让直播间刷屏“硬气”。
爱国被拆成流量零件,谁还关心统一后那所学校有没有午饭?
网友总结:真硬气就把食堂先盖了,别等枪响。
真统一那天,孩子记得的是谁让他们吃上热饭,不是谁在屏幕前拍桌子。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