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7 日,2025 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泰国落下帷幕。
意大利女排继奥运会、世界女排联赛之后,又夺得世锦赛冠军,连夺三冠的强势表现,证明了她们当今女子排坛的霸主地位。
洛杉矶奥运周期的竞争态势也通过世锦赛的争夺逐步显现出来。
女排世锦赛决赛,在意大利女排和土耳其女排的五局激战中落幕。最终,这支意大利女排补齐了她们大赛荣誉的最后一块拼图。
从去年世联赛、巴黎奥运会问鼎,到今年连夺世联赛和世锦赛两项冠军荣誉,意大利女排在人员框架基本不变的同时,也保持了极高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包揽国际排联新赛事体系下的三项大赛冠军,成为当今女子排坛最具统治力的队伍。
不过,也有多支队伍向意大利女排发起挑战。
从意大利与巴西的半决赛开始,到巴西与日本的三、四名决赛,直到最终的决赛,本届世锦赛最后三场比赛都打满五局才分出胜负。
这样的比赛结果,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像巴西和土耳其这样的队伍,也具备与意大利女排一战的实力。
从技术的角度,这三支队伍都拥有整体性极强的拦防系统。
依靠前排拦网和后排防守的整体协同,即便面对当今女子排坛的几大强攻火力点,这几支队伍也还拥有与对手周旋的余地。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巴西女排半决赛依靠强势的拦网,硬生生将意大利女排拖入五局苦战。
而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决赛对轰,则是在意大利女排的连续拦网中决出胜负。
技术统计显示,本届赛事最佳拦网榜单中,登上领奖台的 3 支队伍,各自有 2 人跻身前 7 名。
另一支四强队伍日本队受限于身高条件,稍显另类,虽然拦网直接得分不算靠前,但依靠后排的防守弥补,仍具备不错的拦防效果。
最终排名世锦赛 5 到 8 名的美国、荷兰、波兰和法国女排,也都具备不错的拦防整体性。
尤其是波兰女排,要不是八进四遇上的是最终夺冠的意大利女排,波兰女排或许能走得更远一点。
不过,从第四名日本女排开始往后算,其他队伍与第一梯队队伍相比,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得分核心。
巴西女排有加比,土耳其女排有巴尔加斯,意大利女排甚至拥有接应双核埃格努和安特罗波娃。
以决赛为例,在两队都拥有极强限制对手能力的情况下,比赛早早进入了重点进攻人暴露强攻的阶段。
土耳其女排全队 164 次进攻,巴尔加斯一人占去 69 次,占比超过 42% ,进攻得分占比也达到 41% 。
意大利女排的总计 168 次进攻出手,两大接应占据 82 次,占比高达 49% ,两人的进攻得分更是超过了全队进攻得分的半数,比土耳其女排更加集中。
决赛第五局,正是意大利女排通过两点换三点,保证本方决胜局内,始终保持前排三点攻。
反观土耳其女排,由于卡拉库尔特放在主攻位置,决胜局关键分恰好赶上巴尔加斯在后排,这才被意大利女排一波带走。
实际上,土耳其女排前期依靠副攻队长艾达的身后战术球,打走了大量两点攻轮次,但只有一个绝对真核的土耳其,最终不敌两大接应坐镇的意大利,也算得上是情理之中。
但从第四名日本女排开始,排名靠后的球队均没有能在强强对话中决定比赛胜负的绝对核心。
因此,到了拼刺刀的决战时刻,这些队伍的主动得分能力将会遭到大幅削弱,最终不敌更强的队伍。
站在中国女排的角度,无论是整体的拦防质量,还是重点进攻人的能力,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从 2016 里约奥运登顶、接着 2019 世界杯全胜夺冠之后,中国女排虽然在运动员高度上一直维持在不错的水准,但拦防效果再难回到巅峰状态,这就丢失了很大一部分抑制对手的手段。
同时,李盈莹尚在恢复期,虽然从世锦赛的表现来看,她越打越好,但现阶段已经无法要求她做到更多。
这样的现状下,如果其他攻手无法担起重点进攻人的角色,甚至同时状态失常,中国女排显然无法与其他强敌争锋。
好在,今年只是洛杉矶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中国女排还有调整的时间。
放眼整个奥运周期,意大利女排功勋自由人德吉纳罗在赛前就已经宣布,将在本届世锦赛过后从国家队退役,她的淡出,肯定会造成意大利女排短暂的实力下滑。
土耳其女排在接连突破后,下一步自然就是争取冲击最高领奖台。
不过,意、土两队目前的阵容框架都还与上个周期相差不大,随着队员年龄的增长,竞技状态的下滑,能否保持到洛杉矶还需要观察。
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女子排坛的重心已经转移至欧洲,巴西和美国作为美洲一南一北的代表,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日本等亚洲球队,需要尽快弥补个人能力和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才能避免被欧美球队拉开差距。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