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58岁的阿努廷·参威拉军在国会下议院拿到过半数支持,成为泰国第32任总理。他击败为泰党的猜格森,坐上了那个位置。节奏很快,变化也很猛。距离这一刻不久之前,泰国宪法法院刚在8月29日裁定前总理佩通坦违宪,解除职务。再往前追,今年6月,一段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录音被曝出,称呼亲昵,言辞尖锐,点名批评泰国军方高层。话音未落,风浪已至。舆论翻涌,盟友摇摆,自豪泰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政府轰然失去根基。剧情就是这样拐了个弯。
阿努廷走上台前,不是空白履历。他在2019年7月至2025年6月担任副总理,老辣,熟路,够稳。他的标签不止一个。政治家、企业家、华裔后代,这三张牌叠在一起,构成了他身上最鲜明的三层皮。
有一段自我介绍很出圈,他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重话:自己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后代,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来自中国。他在泰国出生,中文名叫陈锡尧,家里日常说粤语。这一番话,不只是身份认同,也是一种文化记忆。往上追,家族史是一部典型的东南亚华人奋斗史。爷爷从广东新会出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漂到暹罗;父亲差瓦拉,中文名陈景镇,政坛老将,在2008年做过代理总理,如今是泰国广肇会馆终身名誉会长。政治基因在血里,华社网络在人脉里。
商界那头,他也不是“挂名董事”。家族企业中泰工程与建设公司,是泰国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曼谷机场、泰国国会大厦都出自这家公司。美国留学背景,商业操盘经验,配上政治世家出身,能进能退,能谈能做。这些年,他在现场,在会场,也在市场。
他的对华友好,不像临时搭台唱戏。有情感,有路径,也有算账。疫情后首批中国游客在2023年1月回到泰国,他当时还是副总理,直接到机场迎接。姿态很明确。政策层面,他也做过逆风表态。赌场合法化提案被推上台面时,他当场反对,理由很现实:中国游客贡献了泰国旅游收入的四成,如果泰国被贴上“赌窝”的名声,游客会犹豫,投资会退场。这不是情怀,这是账本。
他也把边界划得清楚,他说过一句关键话:泰国人的利益永远优先。这句话,既是承诺,也是底线。血缘是故事,国家利益才是答卷。
政局这盘棋,他的上位,源自与人民党的协议,但这份协议像一张薄冰。人民党开出了四个条件:四个月内解散国会重新选举;推动修改宪法;不许一个党做大吃独食;在施政方向上尊重进步议题的基本共识。意思摆在台面上,这是一个过渡班子。他很可能只做四个月的总理。执政空间被压缩到手掌心里。既要稳住基本盘,又不能得罪提供关键票数的人民党。用他自己的比喻,接下来的时间就像走钢丝。
泰国政治的三股力量,各有算盘。为泰党背后是他信家族,拥有广泛的草根基础;保守阵营依托王室与军方,自豪泰党就是这个板块里的主角之一;人民党代表的是新兴的进步派,声音很新,态度很硬。这回,自豪泰党拿到了人民党的关键支持才赢下投票。合作是阶段性的,利益一旦错位,分手随时可能。风吹草动,阵线就换形。
现实利益更硬,中泰之间,不只是“你我有缘分”的表述,还有一串实打实的数字。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39.8亿美元,中国是泰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泰国经济眼下不好过。家庭债务高,很多家庭被月供压住了手脚,消费收缩。外需不强,出口承压,企业感到冷风。抓手在哪,对很多部门来说,答案还是中国市场。榴莲、山竹这些泰国招牌农产品,在中国有稳定的买家;游客这头,中国人回流速度慢一点,但体量就在那儿。只要口碑稳住,航班跟上,服务不拉胯,旅游业能拉一把内需。阿努廷看重这块,不奇怪。
可他也知道,国际关系不是单行道。友好是一面,平衡是一面。南海议题在区域里很敏感,民族情绪易被点燃,邻里之间又牵扯着海上权益、渔业、航道安全。每迈一步,都要算清后手。有观察者提醒一句:别急着认老乡,先看政策怎么走。这话不泼冷水,是在提醒公众别把个人血统当成外交方向的决定因素。拼的还是国家利益和战略选择。
国内政治操作,四个月的时间能做什么,先稳人心,给市场一个明确预期。再把改宪程序推动到一个可见的阶段。是不是能完成,未必,但要让社会看到路径。解散国会、重新选举,时间点如果锁死,政治波动在所难免。对企业和民众来说,最怕拖字诀,次怕乱字诀。短期里,少数派政府存在感有限,最好选择几件有共识的事往前推。比如旅游签证便利化、农产品出口通道优化、地方项目的基建微更新。这些事不需要大修法,却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变化。
对外上,态度要清。对中国释放稳定信号,明确合作清单;对其他伙伴同样要给面子,避免被贴上“倒向”的标签。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难在执政时间太短,容易在期待值不算高,只要求稳,不求全。
阿努廷的个人风格,外界已经有了概括。做事有商人直觉,讲利益,算投入产出;说话有政治节奏,留余地,讲人情。他的华裔背景,会让中泰关系在沟通层面更顺畅,文化默契会减少误会。可这只是加分项,不是关键钥匙。关键还是制度约束与联盟博弈。人民党的条件摆在那,保守阵营的盘算也在那。毕竟这届政府的生命线被四个月这个数字卡着。
华人群体在泰国的角色,既被期待,也被审视。在经济上是骨干,在政治上不能失分。阿努廷的出现,让这一话题重新走到台前。如何在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避免被外部舆论简化为“亲谁反谁”的标签化叙事,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考题,也是泰国社会的集体作业。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