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400余名股东、分析师及媒体代表齐聚茅台会议中心,凝视中国烈酒的这片“价值港湾”。茅台股东的盛大“家宴”,不只是中国投资市场极具关注度的视觉焦点,也是中国品牌和民众共享价值的信念传递。
股东“回家”:从资本认同到文化共鸣
总能把股东会变成“家宴”的企业不多,茅台是其中之一。
“回家”的股东们,在赤水河谷感受着空气的香,欢悦于“家人”的真。
从深圳到仁怀,吴先生夫妇已是第二次参会:“茅台让股东既得实惠又享尊荣,这是资本市场的独一份温度。”而首次参会的福建王先生则感叹:“以前以为股东大会只是一堆冰冷的数据,没想到拥抱了一场文化盛宴。”
从中国酒文化城斑驳的青铜酒器,到现代化包装车间飞速流转的流水线,在时空交叠中触碰着茅台的基因密码。来自香港的张先生有许多感慨。财富增值和文化共鸣,是双倍的收获。
这种归属感,源于茅台对股东权益的尊重。接驳车辆舒适安心、登记通道多线并行、工作人员温馨指引、多款原价购酒福利、高管与股东面对面交流,无不传递出“欢迎回家”的温暖。
工作人员在茅台机场接股东“回家”
来自江苏苏州的陆先生与来自山西晋城的董先生在茅台相遇,一见如故。在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过程中,两人如老友般话题不断。这是意料之外的“网友见面会”。
“谢谢茅台,让我收获这么珍贵的友谊。”陆先生欢喜。
真诚分利:用价值共鸣书写“长期主义”
2024年,贵州茅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幅均超15%;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全球消费动能趋缓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愈发凸显“头部企业定力”。
如果说业绩是信心的基石,分红则是“长期主义”的终极注脚。
按照股东大会通过的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司对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6.24 元 ( 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46.71亿元 ( 含税 )。加上之前的中期分红,全年共计派发现金红利达到687.87亿元,年度分红金额再创历史新高。综合考量分红金额与股份回购金额,公司2024年实际分红率突破80%,超越了此前向投资人承诺的75% 比例。
“数字背后是态度”,一位持股十年的投资者坦言,“茅台的超额分红从不食言。”
知名私募林园在欢迎晚宴上笑言“跟着茅台吃香的喝辣的,不会吃亏”,激起大家会心鼓掌。
周期之钥:在慢变量中释放持久动能
在茅台包装车间,西安股东刘先生把脸贴在玻璃幕墙上,诗意泉涌:“这就是时间的形状。”
这位飞机制造工程师2018年以700元/股建仓茅台,其投资逻辑充满工匠精神:“茅台酒的价值,是赤水河水与红缨子高粱历经1800个日夜沉淀出的作品,正如飞机发动机须经10万小时极限测试。”
在长期的市场调研中,茅台高层捕捉到本轮行业深度调整“三期叠加”的特征:宏观层面,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与理性消费时代,消费迎来新趋势;中观层面,白酒行业从无序“熵增”转向“熵减”,传统渠道待升级;微观层面,茅台酒自身社交、收藏等属性间具有“此消彼长”“相互制衡”的周期性调整规律。
面对复杂的行业深度调整,茅台表现出头部企业应有的从容自信,这份底气源于“三个基本支撑”,即: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没有变,茅台强大的品牌价值认同没有变,茅台酒卓越品质的稀缺性独特性没有变。
茅台办公大楼
茅台表示,始终努力推进公司管理的创新,营销与供应链的改革。在如今“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大潮下,茅台从消费群体、消费场景、消费方式三个维度发力,积极拓展品牌空间。
“山山难越山山越,川川无路舟自渡”,茅台高层以此譬喻传递信心。这份底气来自茅台对品质的极致苛求,得益于七十余载淬炼的品牌厚度,更离不开近三十年锻造的渠道韧性。
这份长期主义价值观在股东中引发强烈共鸣——成都的侯先生将九成仓位集中于茅台,他选择的不仅是投资标的,更是某种生活哲学:“在数字经济中追寻快变量,在实体经济里押注慢变量。”
如同赤水河的流水,茅台与股东的价值共鸣,在这样的快慢辩证中,愈发动人。
苏州陆先生与山西董先生相约明年再聚。在这条因酒而立、因酒而兴的河谷里,“长期主义”的答案或许早已写就。
来源 《环球美酒》杂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勋 沈仕卫 刘显玉
视觉设计 陈思蓓
编辑 张贤梅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周清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