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复盘伊朗的惨烈失败:中美若开战,必须第一时间咬死一点

陶陶读历史 · 2025-7-12 02:08:33
距离以伊冲突结束已有一段时间,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尽,伊朗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却依然令人触目惊心。作为一个地区大国,伊朗的溃败不仅暴露了其军事上的软肋,更揭示了战略误判的致命后果。
1.png

结合最新消息,我们有必要复盘这场战争。因为在中美高度竞争的当下,未来冲突的可能性不容忽视。伊朗的教训如同警钟,提醒中国必须未雨绸缪,深刻吸取经验,确保在可能的战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而以伊战争最大的教训莫过于伊朗对缓冲区的轻视。若中美存在战争的可能,我们就必须咬死一点:要重视缓冲区,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第一节:以色列制霸天空,伊朗无力招架

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异类。两国虽不接壤,但战争烈度却异常高昂。以色列凭借其强大的空军,几乎完全掌控了伊朗的天空,伊朗的空军与防空系统在以色列的铁拳面前形同摆设。
F-35隐形战机如幽灵般穿梭于伊朗领空,精准打击指挥中心、导弹阵地与核设施,而伊朗的雷达甚至未能捕捉到敌机的踪迹。
2.jpeg

伊朗试图以导弹反击,但效果却一日不如一日。以色列空军从容出击,摧毁伊朗的导弹发射车与储存设施,让伊朗的反击如泥牛入海。
伊朗曾寄希望于“泥石”弹道导弹与“法塔赫-1”超高音速导弹,但这些导弹在失去制空权后,发射阵地迅速被锁定,化为废墟。据中东媒体披露,伊朗导弹的命中率不足10%,仅对以色列的民用设施造成轻微破坏,未能伤及一名敌方士兵。
以色列的成功令人咋舌。F-35战机的作战半径有限,不过1200多公里,往返伊朗超过3000公里,油料耗尽的风险极高。然而,以色列不仅完成任务,还几乎毫发无损,仅损失几架无人机。
这种不对称的胜利,凸显了以色列在战术执行与战略规划上的绝对优势。伊朗的防空系统,如S-300与国产“巴瓦尔-373”,在面对F-35的电子干扰与低可探测性时,完全失去作用。伊朗的反击如垂死挣扎,暴露了其在现代空战中的致命短板。
以色列是如何做到的?答案的关键在于叙利亚。
第二节:叙利亚的倒戈,伊朗的致命失误

在以伊冲突中,叙利亚成为以色列空袭伊朗的战略支点。战机起飞耗油量巨大,空中加油是长航程作战的核心。由于美国在冲突初期对以色列持“中立”态度,以色列难以在伊拉克进行空中加油。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因此变得至关重要。
3.jpeg

以色列战机通过在叙利亚上空加油,大幅延长了航程,确保F-35能够深入伊朗腹地执行任务。据统计以色列在战争中进行了超过600次的空中加油,叙利亚领空简直和以色列自己家一样。这一策略在阿萨德执政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叙利亚曾是伊朗“抵抗之弧”的核心支柱。
叙利亚不仅是伊朗的地缘屏障,更是其向哈马斯和真主党输送武器的关键通道。通过叙利亚,伊朗得以对以色列形成牵制,分散其对伊朗本土的压力。
为了保住阿萨德政权,伊朗投入了大量资源,甚至派遣革命卫队直接参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伊朗对叙利亚的支持逐渐减弱。
一方面,西方制裁导致伊朗经济捉襟见肘,难以维持高昂的海外军事开支;另一方面,以色列持续空袭伊朗在叙利亚的据点,革命卫队损失惨重。
更致命的是,强硬派总统莱西因飞机失事去世后,新政府采取了对西方的缓和政策,减少了对叙利亚的关注。
4.jpeg

这一疏忽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趁虚而入,轻而易举推翻了阿萨德政权。新上台的朱拉尼迅速驱逐了伊朗在叙利亚的势力,宣布与恐怖主义切割,并全面倒向美国。特朗普对此大加赞赏,不仅取消了对叙利亚的制裁,还公开称朱拉尼为“好小伙”。
在以伊冲突期间,朱拉尼对以色列战机频繁侵犯叙利亚领空视而不见,甚至默许其在叙利亚上空加油和临时降落。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强烈谴责形成鲜明对比。
伊朗的战略失误显而易见。叙利亚的倒戈不仅切断了伊朗与黎巴嫩、巴勒斯坦的联系,还让以色列获得了一个进攻伊朗的跳板。
没有了叙利亚的缓冲,伊朗的地缘防线土崩瓦解。朱拉尼政权的“识相”,让以色列得以从容部署空袭,彻底打乱了伊朗的防御节奏。伊朗曾以为叙利亚远离本土,丢失无伤大雅,却未料到千里之外的失守,竟成为敌人进攻的利器。
第三节:唇亡齿寒,毛主席决策真英明

伊朗的惨败为中国敲响了警钟。唇亡齿寒的道理,千百年来从未过时。
朝鲜战争爆发时,毛主席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出兵支援朝鲜,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掩护,也要与美军正面交锋。许多开国元勋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为朝鲜出兵会引火烧身。
5.jpeg

然而,毛主席深知,若让美国占领朝鲜,中国将失去战略缓冲,敌人可随时从鸭绿江边发起进攻。中国不得不耗费巨大精力守边,陷入被动。
毛主席的决策为中国赢得了生存空间。朝鲜作为缓冲区,让中国免于直接面对美军的威胁。有人认为,在空军时代,朝鲜的那点纵深已无意义,但伊朗的悲剧证明,即便是千里之外的据点,也能成为敌人进攻的起点,更何况近在咫尺。
由此可见,毛主席真的是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如果不打这一仗,任由美国灭亡北朝鲜,我们是否也会遭遇和伊朗一样的窘境,想想都令人脊背发凉。
如今,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美国虽已不再是二战时的巅峰霸主,但其全球部署能力、隐形战机与精确打击能力依然无可匹敌。
伊朗的教训表明,被动挨打只会导致惨败。美军的战争哲学崇尚先发制人,凭借F-22、F-35与B-2隐形轰炸机,配合全球750个海外基地,随时可对任何目标实施“斩首”。中国虽远比伊朗强大,但绝不能麻痹大意,坐等敌人打响第一枪。
中国必须主动出击,扩大战略纵深,将战火远离本土。近期,中国双航母编队突破第二岛链,巡航西太平洋,展示了解放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远远不够。
中国必须构建更广阔的战略纵深。伊朗的失败源于地缘屏障的丧失,叙利亚的倒戈让其防线门户大开。中国周边同样存在潜在风险。
6.jpeg

美国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拉拢力度,试图通过经济援助与军事合作,颠覆中国的友好国家,或利用中国与邻国的矛盾,将其转化为威胁中国的起点。
例如,美国在菲律宾增设军事基地,在越南扩大军事交流,撺掇印度进攻巴基斯坦,甚至试图拉拢缅甸反政府武装。这些动作无不指向一个目标:在中国的地缘外围构筑包围网,为可能的冲突铺路。
因此在可能的冲突中,中国应死死咬住一点,一定要加大我们的防御纵深。如果有必要,我们需要先发制人。
美国在亚太地区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美国可以随时从关岛、日本、韩国、菲律宾发动袭击。因此一旦美国有了进攻中国的端倪,我们可以利用“导弹洗地”“无人机渗透”等手段,将美国海空军摧毁于基地之中,争取在开战初期就重创美国的海空力量,夺取制海权以及制空权。
如今,中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中国拥有强大的中远程导弹,精确而迅猛的东风系列导弹,将是威胁美国在亚太基地的关键。伊以冲突证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并不能防御导弹的饱和攻击,甚至对付老式的惯性导弹都不是那么好使。
7.jpeg

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的威力远超伊朗,美国根本无法防御。只要在开战初期,摧毁美国的空军设施,我们就能掌握主动权。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效仿乌克兰、以色列,利用无人机、无人艇对美国基地进行饱和攻击。美国战机、军舰虽然强大,但停泊在机场、广场时也发挥不了战斗力。
而中国的无人武器技术冠绝全球。在不远的未来,当空中无人机母舰和海上无人机、无人艇母舰入役后,将对美国的军事设备造成致命的威胁。
除了导弹、无人机以外,中国的空中力量同样可以对美国造成致命的威胁。从印巴三日战争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国打击链体系极其强大,即使已经快要淘汰的歼10战机也能轻易击败欧洲最强的阵风战。
若中美即将开战,中国的隐形战斗机配合上空警-500预警机,将对美国造成致命的威胁。
8.png

其中歼-35A隐形战机配备先进AESA雷达,探测距离达250公里,专为对抗F-22与F-35设计,成本仅8000万美元,可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
空警-500预警机搭载氮化镓雷达,可在400公里外锁定B-2、F35,而新一代空警-3000探测半径达600公里,可指挥48架战机协同作战。
此外,中国的JY-27米波雷达通过VHF/UHF波段激发隐形战机的谐振效应,探测距离达550公里,定位精度10米级,可引导霹雳系列导弹实施拦截。
如此一来,美国飞机可能刚起飞,就在超视距范围外被我军击落。
当然,除了军事手段外,我们必须严防美国对我国周边国家的和平演变。要发挥好金砖组织、上合组织的作用,绝不能允许美国颠覆伊朗、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等政权,让中国的战略空间白白丧失。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防贼千日终有疏漏。伊朗的悲剧证明,被动防御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中国必须以攻代守,以隐形对隐形,以斩首对斩首。唯有主动掌握战争节奏,才能让美国望而生畏,确保国家安全与民族尊严。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陶陶读历史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