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防预算1.8万亿出头,比去年涨了7.2%。
这数看着挺大吧?
其实军费占GDP的比例才1.5%,连全球平均线2.1%都没够着,更别说和美国3.1%、俄罗斯6.3%比了。
说白了,咱们的投入一直很克制。
现在福建舰都海试了,歼20都换国产心了,火箭军的导弹精度更是全球盯着看。
但砸钱搞装备不是穷兵黩武,你看海军亚丁湾护航十几年,空军常年绕岛巡航,陆军边防线从没松过弦——每分钱都在补短板。
外头总有人带节奏说“威胁论”,可咱们的军费数据明摆着是防御性配置。
军工产业这两年确实猛,市场规模冲上万亿,全球前二十的防务公司里中国占了六个席位。
055大驱、东风快递、空警500,哪个不是实打实的威慑力?
但真正关键是:这些装备研发没搞军备竞赛那套虚的,全是按国防需求踏踏实实迭代。
连美军都开始把太平洋部队分散部署,为啥?
因为他们清楚咱们的导弹不打虚靶子。
说到底,强军不是为了耀武扬威。
家门口台海南海不太平,恐怖主义威胁也没消失,手里没硬家伙怎么守国门?
现在这点投入,比起经济体量真不算多。
但胜在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航母不是摆设,是远海护航的底气;歼20不是花瓶,是领空安全的保险栓。
看数据就懂,咱们军事发展始终带着镣铐跳舞。
军费涨得还没GDP快,装备更新盯着技术缺口补,国际责任该扛就扛。
这种路子,比某些国家到处撒钱搞军事霸权靠谱多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