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百般反对难阻中方决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大幕开启,这能否成为重塑南亚格局的关键一步?
据新华社消息,就在近日,我国宣布开始建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投资规模高达1.2万亿元,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规模将超过3个三峡大坝。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基建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一项“超级工程”,其影响可谓横跨国界,不容小觑。
当我们谈到雅鲁藏布江这个项目时,表面上看似一项大型水电工程,但实际上,它深藏着中国在全球能源版图上更为长远的布局。
该项目的建成不仅会成就一项工程奇迹,还将重塑南亚的地缘格局。在能源自主、边境治理和国际博弈这三方面,它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这样的工程具有多重效益。首先,自然环境将因此受益。通过调节河流水量,它能有效减缓地质灾害的频繁程度。尤其是在雨季和旱季之间,工程能够通过洪水调蓄和水量分配,为下游地区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水资源支持。
【自然环境将因此受益】
能源方面来说,清洁电力将在特高压电网的支持下,供给华南和华东,这对缓解中国东部的能源紧缺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迈进。
对于当地居民而言,这并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一次产业转型的大好机遇。项目施工期间,将催生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而基础设施的延伸,如电网、道路和通信设施,会进一步加快当地融入全国的发展浪潮。这对改善民生、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繁荣可谓是多赢。
然而,在这股来自青藏高原的变革浪潮中,我们位于下游的邻国印度,显得有些如坐针毡。印度方面尤其担心,这个庞大的水电工程会成为他们的“定时水炸弹”,对下游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印度对此如坐针毡】
按印媒的说法,该工程可能会削减阿萨姆邦等地区的水流量,影响到约1.3亿人的生计,并可能增大季风季的洪水风险。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印度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担忧:中国会不会利用这个水电站作为未来施压的工具?他们忧心忡忡地猜测,大坝在极端汛期时会不会导致泛滥,甚至把印度东北部一分为二?如此种种,使得中印之间的紧张气氛再度升温。
面对印度的担忧,中国方面早已做出回应。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是我国国内自主进行的能源开发项目,没有任何意图干涉他国内政。而纵观整个流域,中国境内的用水量仅占0.3%,这样微小比例的取水,对下游的实际影响微乎其微。
此外,2002年中印就已签署河水数据分享协议,旨在通过互相提供水文数据,共同维护两国的水资源安全。
【2002年中印就已签署河水数据分享协议】
说到底,印度这次的疑虑未免太过以己度人。历史上,印度在处理国际水资源问题上也曾有过激进手段。
从修建法拉卡大坝导致孟加拉国农业崩溃,到近期对巴基斯坦实施的水资源封锁,印度的做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资源成为其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张牌。
因此,当别国兴建大坝,他们便习惯性地对号入座,担忧自己会遭遇类似的尴尬境地。
尽管有印度方面的疑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仍然被视为,中国向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迈进的重要一步。
除了向国内输送清洁能源,这项工程也具备向缅甸、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供电的潜力。这不仅是能源输出,也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彰显了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角色。
【美印担心该项目成为中国的外交优势】
这一点尤其令美国和印度感到不安。如若周边各国真的变得更加依赖中国的能源供应,那么在地缘政治博弈中,这种依赖性将有可能转化为中国的外交优势。
印度在此方面也不是没有动作,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迪邦谷大坝项目,来争夺主动权。然而,缺乏明确的水资源共享条约,加之喜马拉雅山脉带来的生态风险,使得印度的这种设计既困难重重,又被认为是“纸上谈兵”。
总的来说,任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都难免面临环境与社会挑战。雅鲁藏布江项目也不例外。
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不仅代表了中国基建能力的全新高度,更是一项能为未来几十年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战略布局。尽管印度怀有不同的声音,国际政治的舞台上腥风血雨,但这终究不能否认中国以实际行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初衷。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