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必定有一战?4大因素决定中美无法谈拢,崔天凯一语道破现实

知鉴明史 · 前天 15:55
7月3日,崔天凯,这位深谙中美外交博弈的老将,用一句话击中了问题的核心。他说,中美之间有些问题根本谈不拢,因为对方压根就没想认真对话。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所有还在幻想“中美缓和”的人心头。
1.jpeg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走到了今天这步?崔天凯归纳出的“四大因素”,如同四堵坚不可摧的高墙,正将中美推向无解的僵局。
2024年,美国国防开支高达8860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在亚太地区,美军基地密布,从日本、关岛到菲律宾,海空力量全面部署,目的只有一个:遏制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也步入快车道。国产航母“福建舰”完成第一阶段海试,歼-20战机批量列装,055型万吨大驱昼夜巡航,南海、东海一线战备值班进入常态。
2.jpeg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早在2011年,“辽宁舰”下水就已经预示着中国将不再容忍对自己周边的军事挑衅。而到了2025年,中国的反介入作战能力已让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崔天凯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不是扩张主义国家,但面对威胁,绝不会束手就擒。在他看来,中美在军事上的对立,是无法通过谈判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2023年,美国在“印太战略”背景下,大搞军事演习,频频秀肌肉。那年夏天的“环太平洋军演”,美国联合16国海军,直接在中国周边海域炫耀武力。
3.jpeg

中国自然不能坐视,东部战区展开多线实战演练,导弹、战机、舰艇全面出动,展示了强硬且成熟的应对能力。而在台湾问题上,中美的角力早已不再遮掩。
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引爆了台湾海峡局势。中国随即展开环台军演,东风导弹划过台岛上空,震慑意味浓重。这不是一次展示,而是中国底线的明示。
从1950年第七舰队闯入台湾海峡开始,美国就从未停止在台海插手。军售金额累计超千亿,政要频频访台,2023年更是批准多项导弹、防空雷达等新军售案。
4.jpeg

中国早已声明,台湾问题是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干预都是对国家主权的挑衅。崔天凯在2025年5月再次重申,“统一台湾,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这不仅是个人观点,更是国家政策的坚定立场。
台湾之所以如此敏感,不只是因为历史与主权,更关乎国家生死线。中国90%的贸易依赖海运,台湾海峡是必经之路。美国在这里布控,不只是打“民主”幌子,更是精准卡住中国的经济命脉。而经济,正是中美角力最早爆发的战场。
5.jpeg

2018年,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对中国50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关税。随后一步步升级,涵盖电子、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
到2020年,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企业被禁向其出售芯片与技术。这一系列操作,表面上打着“公平竞争”的旗号,实则是赤裸裸的技术封锁。
美国真正的担忧,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科技强国”转型。尤其在芯片、5G、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加快自主研发,逐步摆脱依赖。
6.jpeg

崔天凯曾直言,美国嘴上喊合作,行动上却死死不放制裁的绳索。这暴露了一个真相:美国不愿看到一个不受其控制的中国崛起。
2024年,中美贸易额依然超过5000亿美元,但互信早已所剩无几。两国企业在高压下疲于奔命,消费者面对涨价无可奈何。但即便如此,双方谁也不愿先退一步。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像是一道看不见的鸿沟,把中美牢牢隔开。
7.jpeg

从冷战时期开始,美国就习惯将社会主义国家视为敌对势力。进入21世纪,这种思维不减反增。高举“民主”、“人权”大旗,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从新疆到香港,无所不涉。
2021年,美国牵头组建AUKUS联盟,排除中国参与。2023年,又推出“印太经济框架”,再次将中国拒之门外。一边搞“小圈子”,一边批评中国“独断专行”,实则是双标的极致体现。
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强调互利共赢,不接受西方强加的“模板”。崔天凯在2022年的访谈中就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偏见根深蒂固,不愿承认中国发展模式的合法性。
8.jpeg

2025年,美国国务院的年度报告再次指责中国“人权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已经覆盖超150个国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这让美国更感焦灼。他们希望全世界都按“美国标准”运行,而中国则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崔天凯说,中美的世界观都太大,谁也融不进谁。这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根本上的价值冲突。早在中美建交之时,双方虽制度不同,但有着共同的战略目标。如今,利益结构、全球格局早已天翻地覆,原本的合作基础变得岌岌可危。
9.jpeg

2023年11月,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会面,尝试就气候变化、经济问题达成共识。会后声明措辞温和,但实质内容寥寥。因为真正的矛盾,并不在这些表层议题上。
崔天凯曾说,中国不想争霸,也反对任何国家称霸。中美应避免“打赌气仗、打无准备仗、打消耗仗”。但问题是,对方是否愿意听进去?2025年,全球都在关注一个问题:中美是否会走到兵戎相见?
10.jpeg

崔天凯的回答并不乐观。他曾表示,四大因素困住了中美,就像两条平行线,短期内难以交集。不是谁想打仗,而是局势一步步逼到临界点。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力度不断升级,从经济到科技,从台湾到亚太,步步为营。而中国的态度也已非常明确:主权不让,发展不退,安全不弃。
这场博弈,不只是两个国家的对抗,更是两个文明体系的碰撞。中美之间,已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接受彼此,是否能为世界和平找到一个共同点。
11.jpeg

过去几十年,中美合作创造了全球经济奇迹;未来几十年,如何控制分歧,将决定全人类的命运。战争不是中国的选择,但中国不会惧怕战争。合作不是中国的奢望,但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尊重之上。
正如崔天凯所说:“现实虽冷,但路还在。中美之间的四大矛盾深如鸿沟,短期难解,但冲突不是宿命。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与和平发展的道路,世界也期待两国以智慧化解危机。
信息来源:
[1]“中国就是要统一!这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新民周刊
[2]独家采访|中美博弈何去何从?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深度解答 中国日报网
12.png

13.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知鉴明史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