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看懂芒果台对李承铉的三次返聘,就不难明白娱乐圈的生存法则

街谈巷议汇 · 4 天前
李承铉这几年,回头看,怎么都躲不掉一句:芒果台指哪儿他打哪儿!观众在看的时候没准一边疑惑一边乐,三季披荆斩棘,李承铉成了常驻NPC,这哥到底累不累?但没什么好说的,一切皆因他确实能打,至今不翻车也是玄学了吧?
1.jpeg

芒果台不吃素,这句话能画龙点睛。每当新一季还没开始,网上早已一堆猜测:李承铉会不会又来?但他一登场,网友们立马收声。节目组肯定瞧准了需求点,唯有表现能力强又能拉满话题的,才是真正不可或缺。不信看数据!第一季没被当回事,但凭《天上飞》一个冷门曲目,硬是炸了平台流量池。有一说一,纯享版随手一刷就是百万点赞,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条片段疯传,能破上亿人次,直接让《披哥》系列赶上了出圈新风口。
有时候网络传播就像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戚薇一条翻唱视频,一百多万点赞,后续一句“我的快乐何止这些”,一夜之间浏览量破亿。粉丝们明明是为了舞台去的,却反倒因为《天上飞》认识李承铉。是不是有点离谱?但这就是现在流量逻辑,作品有传播力还得人物故事接地气。
2.jpeg

成团夜的热度巅峰,不仅是节目效果,更像是全网联动狂欢,算当下明星效应里的绝佳案例。截至2025年,相关片段还在被人反复搜索。有人管这叫留存爆点,也没错。难怪节目组爱找他。
《莫欺少年穷》第二季初舞台,客家话原本大家以为他不会,可模仿的标准程度,令本地观众都赞。身份悬疑一瞬间被消解,这种舞台转换能力,真是给芒果台加分了。小号solo那一段全靠情感张力撑场,话不多却氛围拉满。
3.jpeg

他和张智霖搭档《凤毛麟角》,木偶舞直接把破碎感埋进音乐节奏,成了网友公认的高光舞台。还有与《寒鸦少年》、《伤心的人别听慢歌》两组表现,整体氛围转换得不带生硬,都是情感共鸣瞬间弄得极致。
很奇怪,许多哥哥一到舞台上就满是情怀牌,李承铉偏偏喜欢创新挑战,每次都像玩新的东西,看着费力却又意外顺。观众想看什么,他就稍微调调整整,能把舞台搞成观众期待的样子,比大多数嘉宾都要懂观众心理。这是不是节目组最想要的?没错,就是这类型的人!
4.jpeg

说李承铉适合做队长,完全不虚。他处理队伍关系一点不拖泥带水。比如胡海泉跟他商量结盟,他直接拒绝,也没绕圈子,目标明确对接张晋。张晋这边团队还没捣鼓明白,他就敢拍板:“我来定!”这跳脱的信心,当队长果真不假。温柔又坚决,这种气质在真人秀里极少见。
有些场合,他不太喜欢争抢镜头。欧阳靖回来那次,舞台机会让了出去,明明已经排练很久,也陪别人加练,不添乱。这么做对比赛而言算不算亏?有时候就是这样,李承铉内核里似乎藏着种“不争”基因。实操下来却每次能拿公演第一位,组员一次都未淘汰,网友都说看不出毛病。
5.jpeg

有个热帖一直挂在某乎社区:大家讨论李承铉在《披荆斩棘的哥哥》到底怎样?评论区没什么阴阳怪气,全是点赞夸奖。这么讲,他的业务能扛,团队能力也出色,流量和口碑都稳。要是你是节目组,会不请这种全能型嘉宾?感觉也挺无奈的吧。
第五季赛制一变,开始搞团队战,节目组连环出击,还是把压场子的李承铉招进来。这种被反复返聘的剧情,不正是行业最想要的吗?
6.jpeg

其实,李承铉和芒果台算相互成就。造星能力有保障,业务能力能被反复验证。娱乐圈规则大家都知道,“被反复惦记”是个人实力最好的证明。能带来什么价值才是核心。单从舞台设计与编舞,他未必是最顶,但绝对是最知道怎样取舍和吸引观众的。这种业务规划就像是强制加分项。
打个比方,有些哥哥舞蹈格外强,李承铉偏偏是综合性选手,唱跳不是最顶,但懂运作、懂扬长避短。思路清楚,观众角度非常敏锐。敬业度怎么挑都没问题。对观众是一种享受,对节目组简直是救星一样。
7.jpeg

节目组多次返聘,用他当嘉宾,参加各种台内综艺,成为常驻角色。有些人质疑他靠流量,或者蹭话题,但看实际表现配得上机会。每次通知他来录节目,他就迅速调整造型。从家庭煮夫切回舞台达人。这种切换得失之间,有没有一点冒险或者害怕?其实根本有,但人家会装着很淡定。
说起来,他平头造型比以前更显得稳重。观众看的不是形象,而是经历感,仿佛生活在北美那段时间一样的自如。前两季还有点紧巴,现在第五季更松弛,也可能是慢慢的把包袱卸下来,回到自我。
8.jpeg

有时候真矛盾,第一季他特别绷劲,每天练十八小时。大家都怕丢脸,他也怕,但表面特自信。戚薇推了他一把才敢报名。其实真到台上还是紧张。第二季压力变成成团焦虑,又加上老婆怀孕、朋友出事,反而情绪没那么激烈,中间还夹杂各种复杂心态。
但从第五季开始,整个感觉不一样。路透视频里能看出来,他有点像:“我做自己,成绩随缘。”原来,舞台有时候最怕强行证明自己,他慢慢找到了最舒服的节奏。
9.jpeg

他自信来着,是因为市场给了他反馈。最初谁都觉得李承铉没戏,觉得他全靠老婆养。节目组主题曲甚至没单人镜头。谁想到第一季一场舞台就爆了,成了当晚流量爆款。无数人开始关注他,地位一夜之间高涨。第二季开场更是直面陈小春,直接晋升“披哥”核心人物。
底气这种东西,别人给不了,全靠自己卷出来。成名后也不怕舞台失误,不纠结观众是否喜不喜欢,反正大胆玩自己的音乐。终于,慢慢地松弛下来。
10.jpeg

有段采访比较有意思。易立竞问他:有没有觉得有个幸福家庭就满足了,事业能不能接受没突破?李承铉的答案反而是否定的。但再一问,是否能接受做十年审美风向标,十年后被遗忘?他还是说不愿意。
最后,节目组搞了人生电影告白环节,他头个告白对象就是自己。他说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只是昙花一现。其实李承铉早就有独立思考,事业和家庭未必冲突。他没放弃自己,只是被现实磨掉边角,《披哥》让他找回了舞台理想。
11.jpeg

可能换个人会觉得:人到中年再拼很难吧?但他还愿意继续战斗。
这种“我还可以”的气场,也挺像现在不少成年人心态。你觉得还行吗?我觉得李承铉还挺能打!
12.jpeg

舞台在变,人也在变,但“能被惦记”不能说是好事也不能说坏事。有些事情并不会有标准答案,每一季都有不同的变化,也许下一季李承铉会做完全不一样的选择。谁知道呢?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街谈巷议汇
TA还没有介绍自己。